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笋和潘养大韵》
《看笋和潘养大韵》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儿童才丱角,兵卫忽森戟。

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

隐几观物化,轩奋恣所极。

褰裳欲从之,世事有绳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ànsǔnpānyǎngyùn
sòng / chénliáng

értóngcáiguànjiǎobīngwèisēn

shíjiànxúnzhàngchūzhǐchǐ

yǐnguānhuàxuānfènsuǒ

qiānshangcóngzhīshìshìyǒushéng

翻译
小孩子刚刚戴上发髻,士兵们突然排列成森严的阵列。
即使十天不见,你就在眼前,近在咫尺。
我倚着几案观察万物变化,心情激昂,无所不至。
我想要跟随你,但世间的事都有规矩和约束。
注释
儿童:指小孩子。
才丱角:形容小孩刚学会梳发髻。
兵卫:守卫或士兵。
森戟:密集的兵器,形容军队阵容严整。
十日:十天。
汝:你。
寻丈:寻找,形容距离近。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比喻眼前。
隐几:倚着几案。
观物化:观察事物的变化。
轩奋:情绪高昂,精神振奋。
恣所极:尽情地、无所顾忌地。
褰裳:提起衣裳,准备行动。
世事:世间的事情。
绳墨:规矩、法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成人世界互动的场景。"儿童才丱角",以儿童刚学会站立,头发梳成两个小髻的形象,象征着他们的幼小和天真。然而,"兵卫忽森戟",用兵卫手持武器的比喻,暗示了外部环境的严肃和约束,暗示了成长的压力和规则。

"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意指诗人长时间未见孩子,但孩子已经迅速长大,距离虽近,却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距离。接下来,"隐几观物化",诗人坐在几案后,静静观察孩子的变化,表现出对成长过程的深思。

"轩奋恣所极",描述孩子充满活力,尽情探索和尝试,展现了他们的生机勃勃。然而,"褰裳欲从之,世事有绳墨",诗人想要跟随孩子的步伐,却又意识到世间规矩的存在,暗示了他对于教育和引导的责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儿童成长的细节,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成长与束缚,以及对自由与责任的思考。陈傅良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这一微妙的阶段,体现了宋代士人对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病中杂兴·其八

口腹相煎亦可羞,饥来欲食饱还忧。

一编地下我无用,须学留侯辟谷不。

(0)

蜀酒

我辞相国归,遗我酒十器。

拜受起潸然,为上有蜀字。

狐狸之所嘷,种秫宁有地。

得非父兄血,或是乡人泪。

我饮不下咽,思广相国赐。

愿得投岷江,咸使西南醉。

(0)

端午小饮分韵得身字

此节知何节,悲欢发兴新。

怀沙吊沉冢,高户庆长身。

豪气今安在,忠魂死不泯。

咏馀增感慨,命酒慰沾巾。

(0)

和山谷题李亮功家周昉画美人琴阮图

丹青有神艺,周郎独能兼。

图画绝世人,真态不可添。

却怜如画者,相与落谁手。

想像犹可言,雨重烟笼柳。

(0)

千秋岁

影摇波动。晓日浮华栋。庆麟绂,徵兰梦。

绿擎龟叶小,红拂莲腮重。

帘幕外,半天仙驭来飞鞚。两两骖鸾凤。

□窣珠衣纵。香雾散,祥云拥。

口传金母信,酒为麻姑送。

休惜醉,与君更下蟠桃种。

(0)

生查子·其五

飞花澹澹风,破暖疏疏雨。

香润玉阶尘,翠湿纱窗雾。

钿筝离雁行,宝箧留钗股。

惟有凤楼魂,夜夜江南路。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