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一》
《杂诗·其一》全文
明 / 梁有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圆象无停晷,四序迭相循。

晔晔春华敷,欻忽委埃尘。

候虫善审时,鸣鸟常伺晨。

如何建名士,迟暮多苦辛。

冲波鲜安舟,岐路恒摧轮。

顺风响易远,却行难及人。

钟鼎镌峻功,竹帛垂逸民。

静操虽殊域,德业终同伦。

慷慨感中情,高驾良可遵。

(0)
鉴赏

这首诗《杂诗(其一)》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对比四季更替与人生历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圆象无停晷,四序迭相循”描绘了时间如同圆盘般不停流转,四季交替循环不息,象征着生命的不断轮回和时间的永恒流逝。接下来,“晔晔春华敷,欻忽委埃尘”则以春天的繁花迅速凋零为喻,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生命中的辉煌时刻终将归于尘土。

“候虫善审时,鸣鸟常伺晨”通过昆虫与鸟儿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强调自然界的规律性和时间的不可逆转性。而“如何建名士,迟暮多苦辛”则转向对人的命运探讨,指出即使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建立了显赫的名声,晚年也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艰辛与挑战。

“冲波鲜安舟,岐路恒摧轮”形象地描述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不确定性,比喻在逆流中航行的船只难以找到安全的避风港,面对岔路口时车辆常常遭受损坏。这反映了人生的道路充满未知与风险,成功与挫折并存。

“顺风响易远,却行难及人”进一步阐述了时机的重要性,强调在顺境中容易取得成就,而在逆境中则难以获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这提醒人们要珍惜机遇,同时也要学会在困难中坚持自我。

最后,“钟鼎镌峻功,竹帛垂逸民。静操虽殊域,德业终同伦”表达了对功名与道德的追求,认为虽然个人的生活轨迹可能不同,但最终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各自的痕迹。这体现了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重视。

“慷慨感中情,高驾良可遵”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慨与认同,鼓励人们以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作为人生的指南。

综上所述,《杂诗(其一)》通过对四季更替、人生起伏的描绘,深刻探讨了时间、命运、价值与道德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熟虑和对人性本质的洞察。

作者介绍

梁有誉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猜你喜欢

人境庐杂诗·其四

出屋梧桐长,都经手自栽。

十年劳树木,百尺看成材。

莽莽风云会,深深雨露培。

最高枝上月,留待凤皇来。

(0)

铁汉楼歌

淫云漠漠山有无,登城四望遥踟蹰。

颓垣败瓦不可踏,劫灰昏黑堆城隅。

剜苔剔苏觅碑读,字缺半亦形模糊。

公无遗像有精气,恍惚左右神风趋。

忆公秉政宣仁日,自许稷契君唐虞。

英名卓卓惊殿虎,辣手赫赫锄城狐。

同文狱起事一变,先生遂尔南驰驱。

洞庭寒夜走蛟蜃,潇湘清画啼猩鼯。

臣心万折必东去,一生九死长征途。

岂知章蔡恨未雪,谓臣虽死犹馀辜。

如飞判使暗挟刃,来取逐客寒头颅。

梅州太守亦义士,告语先生声呜呜。

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

有朋諈诿细料理,对客酣饮仍歌呼。

呜呼先生真铁汉,品题不愧眉山苏。

一楼高插北城角,中有七尺先生躯。

铁石心肠永不变,腾腾剑气光湛卢。

荔丹蕉黄并罗列,无有远迩群南膜。

军书忽报寇氛炽,官民空巷争逃逋。

先生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

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

迩来彫瘵渐苏息,无人收拾前规模。

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

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

我来凭吊空恻怆,呀呀屋上啼寒乌。

(0)

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四首·其一

六月中兴洗甲兵,金陵王气复升平。

岂知困兽犹能斗,尚有群蛙乱跳鸣。

一面意开逋寇网,三边不筑受降城。

细民坚壁知何益,翘首同瞻大帅旌。

(0)

别马亦篯徵士

主人淡似东篱菊,已过重阳尚寂寥。

送我慇勤修后约,与君涕泪话前朝。

局中黑白楸枰幻,野外玄黄草莽骄。

空有大风无猛士,愁看横海撼狂潮!

(0)

再和健人倒叠前韵·其一

探源词海透千寻,海上空明蜃气沈。

旷世潜龙埋草泽,半生仙蠹饱书林。

双修福慧精神王,一往情怀感慨深。

證此前修禅指月,楼头澈夜坐相临。

(0)

林景商观察招饮怡园,酒后口占·其一

蒲桃架下布清尊,奇趣看山日闭门。

醉与谈瀛沧海客,一天凉雨坐黄昏。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