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三》
《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三》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儒生乐事信同风,端抱前言当鼓钟。

公正说诗笺七月,我方学易纬群龙。

艰难盛事原衣食,忧患馀生问吉凶。

去圣寥寥千载后,何时挥麈得从容。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李纲所作,名为《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儒家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

首句“儒生乐事信同风”,点明了诗人作为儒生的乐趣与满足感,如同随风而行,自由自在。接着“端抱前言当鼓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怀抱先贤教诲,如同面对钟鼓般庄重与虔诚。

“公正说诗笺七月,我方学易纬群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不仅注解《诗经·豳风》,还学习《周易》中的群龙之象,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广泛涉猎和深刻理解。

“艰难盛事原衣食,忧患馀生问吉凶”两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视之为衣食之源;在余生中,他关心的是吉凶之事,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去圣寥寥千载后,何时挥麈得从容”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怀念与向往,期盼在千年之后,能够与他们相会,共同探讨学问,享受从容不迫的学术交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朱智南行

白日皦皦忽南驰,流金烁石赫炎威。

念君行役当此时,山高水深路逶迟。

岂不慊慊思东归,涉历险阻赴边陲。

翩翩飞蓬风飏之,君今一去来何时。

我但㷀㷀恒苦思,黄鹄日暮独远飞,徘徊感激泪沾衣。

(0)

送王彦鼒还南京

旭日照圻甸,北风寒路岐。

萧萧骢马鸣,矫矫将南驰。

停辔仍踟蹰,还顾与我辞。

念子我同里,且有中和资。

不见已三载,乖违复在兹。

山川缅迢递,何以赠仳离。

白圭易为瑕,素服易为缁。

勉哉慎厥终,以副平生期。

(0)

送胡子澄遂安知县

初日丽金闺,香风含玉殿。

之子承湛恩,铜章宰花县。

匆匆下长浦,靡靡经芳甸。

驰情在民瘼,铭心答天眷。

嗟予重朋侣,三春不相见。

偶聚还暌违,临岐空恋恋。

(0)

为朱景昭题画竹

西山故宅草离离,留得潇湘绿玉枝。

莫怪临风倍惆怅,画中尽是故人诗。

(0)

野亝

閒斋面潇洒,欲谢尘中绿。

四坐杳无际,此心方淡然。

(0)

题兰·其二

古石生幽兰,孤芳贞且妍。

何由遇君子,移置瑶台边。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