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照圻甸,北风寒路岐。
萧萧骢马鸣,矫矫将南驰。
停辔仍踟蹰,还顾与我辞。
念子我同里,且有中和资。
不见已三载,乖违复在兹。
山川缅迢递,何以赠仳离。
白圭易为瑕,素服易为缁。
勉哉慎厥终,以副平生期。
旭日照圻甸,北风寒路岐。
萧萧骢马鸣,矫矫将南驰。
停辔仍踟蹰,还顾与我辞。
念子我同里,且有中和资。
不见已三载,乖违复在兹。
山川缅迢递,何以赠仳离。
白圭易为瑕,素服易为缁。
勉哉慎厥终,以副平生期。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王彦鼒还南京》。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王彦鼒返回南京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
首句“旭日照圻甸”,以朝阳初升,普照大地,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也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接着“北风寒路岐”一句,通过北风的寒冷和道路的崎岖,暗示了离别的凄凉与艰难。
“萧萧骢马鸣,矫矫将南驰。”描述了友人乘坐的马匹在风中嘶鸣,矫健地向南奔驰,预示着友人即将远行。而“停辔仍踟蹰,还顾与我辞。”则写出了诗人站在原地,目送友人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留恋。
“念子我同里,且有中和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方品德的赞赏。接下来“不见已三载,乖违复在兹。”则点明了两人分别已久,再次相逢却又要分别,情感更为复杂。
“山川缅迢递,何以赠仳离。”诗人感叹于山川辽阔,难以找到合适的礼物来表达离别的哀愁。最后“白圭易为瑕,素服易为缁。”以白玉易染瑕疵,白色衣服易变黑色,比喻友情的珍贵与容易受到伤害。“勉哉慎厥终,以副平生期。”则是对友人的勉励,希望他能珍惜余生,不负彼此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圣道不可穷,探取随己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独。
危微恐惧心,此念施已熟。
学从西洛来,标榜相品目。
袖手看屋梁,表表知鸿鹄。
谁知胸中尘,往往盈斗斛。
伋也而有知,宁不贻彼忸。
吴侯蚤作吏,未肯事边幅。
得妙自圣处,了不关世俗。
颇知幽隐中,日月所照烛。
不敢欺秋毫,高情洁冰玉。
愿言从君游,著鞭蹈前躅。
门前客三千,帐下兵十万。
人生可意事,随手风雨散。
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
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
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
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
安知不遭时,清庙荐玉瓒。
不然老空山,亦足化里闬。
我死斯言存,观者有追叹。
病夫喜山泽,抗志自年少。
有时缘龟饥,妄出丏鹤料。
亦尝厕朝绅,退懦每自笑。
正如怯酒人,虽爱不敢釂。
一从南昌免,五岁嗟不调。
朝廷每哀矜,幕府误辟召。
终然敛孤迹,万里游绝徼。
民风杂莫徭,封域近无诏。
凄凉黄魔宫,峭绝白帝庙。
又尝闻此邦,野陋可嘲诮。
通衢舞竹枝,谯门对山烧。
浮生一梦耳,何者可庆吊。
但愁瘿累累,把镜羞自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