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磴氤氲覆石岩,松篁林接影毵毵。
仙家白昼无啼鸟,满树桃花映碧潭。
仄磴氤氲覆石岩,松篁林接影毵毵。
仙家白昼无啼鸟,满树桃花映碧潭。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九曲溪边的幽静与神秘。首句“仄磴氤氲覆石岩”以“仄磴”形容山路的曲折,而“氤氲”则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接着,“松篁林接影毵毵”一句,通过“松篁林”和“毵毵”的枝叶,展现了森林的茂密与生机,同时“接影”二字巧妙地将地面与树木的光影相连,营造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仙家白昼无啼鸟”一句,运用了“仙家”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词汇,暗示了此处环境的清幽与超凡脱俗,同时也通过“白昼无啼鸟”来强调环境的宁静,仿佛连鸟儿都选择了沉默,不愿打破这份宁静。最后,“满树桃花映碧潭”以“满树桃花”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映碧潭”则将桃花的艳丽与潭水的清澈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九曲溪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也融入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心灵寄托。
一枝还共鹪鹩借,扶摇任看鹏翼。
旧畹滋兰,閒阶种药,微愿何时偿得。凭高自适。
见风掠危樯,雾迷遥碛。
顿感羁心,故园相望泪沾臆。
因知飞鸿路杳,去家千万里,归到无力。
澹冶秋光,萧疏悴叶,殊域同悲离索。支机倦息。
纵新约堪凭,后期犹隔。寄语天涯,露从今夜白。
炎天过却,渐高树乱蝉,迎风鸣轧。
野色苍茫,眺远郭近墟,暮云鳞合。
动摇疏星见,似飞度、流萤光斜抹。
乍凝恨、天上佳期易失,又惊初八。穷边戍笳声匝。
叹思妇怨女,劳歌相答。
乞巧针楼,祗冷笑世人,盛筵欢沓。
昨宵神仙会,纵肯向、尊前留时霎。
问何似、翻倒银河,净洗四方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