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西旧有伯鸾居,四百飞桥尽不如。
泉石谁令高士在,莺花自是美人馀。
舂声只可闻皋氏,箫曲那能到阖庐。
吴下繇来多侠烈,我行端不为鲈鱼。
桥西旧有伯鸾居,四百飞桥尽不如。
泉石谁令高士在,莺花自是美人馀。
舂声只可闻皋氏,箫曲那能到阖庐。
吴下繇来多侠烈,我行端不为鲈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吴门春日的感慨与思考。首联“桥西旧有伯鸾居,四百飞桥尽不如”以伯鸾寓居桥西,引出对桥的赞美,认为即便是四百座飞桥也比不上伯鸾居处的雅致。颔联“泉石谁令高士在,莺花自是美人馀”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喻高洁之士与美丽佳人的存在,赋予自然以人文的色彩。颈联“舂声只可闻皋氏,箫曲那能到阖庐”进一步将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尾联“吴下繇来多侠烈,我行端不为鲈鱼”则流露出诗人对吴地豪侠精神的向往,并表明自己此行并非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君不见石季伦,对案方丈皆公珍。
珊瑚夜光视如土,宁知汨没同埃尘。
又不见李赞皇,平生鼎食满万羊。
中厨烟火宵未冷,诏书趣使趋南荒。
金谷名园委蔓草,平泉荆棘无人扫。
荣华瞬息可柰何,空令过者伤怀抱。
世人积金贻子孙,一朝金尽难复论。
古来天道有好还,君看汉代干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