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由羲轩,百相标简牍。
操术难具论,大抵一言足。
所尚必仁恩,所禁在杀戮。
皋陶期无刑,四海自肃穆。
敷德益所赞,坐使有苗服。
西都郅支功,萧相不肯录。
有唐未开边,宋璟乃当轴。
向来多谬悠,纷纷空食肉。
一言俞玉音,万灶休野宿。
不战乃为功,休兵岂无福。
历世由羲轩,百相标简牍。
操术难具论,大抵一言足。
所尚必仁恩,所禁在杀戮。
皋陶期无刑,四海自肃穆。
敷德益所赞,坐使有苗服。
西都郅支功,萧相不肯录。
有唐未开边,宋璟乃当轴。
向来多谬悠,纷纷空食肉。
一言俞玉音,万灶休野宿。
不战乃为功,休兵岂无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的《时宰生日诗五首》中的第二首,主题围绕着政治治理与道德教化的关系展开。诗中提到从伏羲时代开始,历代帝王都以仁爱和禁止残酷作为治国之本,引用了皋陶主张无刑罚的历史典故,以及唐朝名臣宋璟在处理边疆事务时的明智决策,批评了历史上一些错误的政策和空谈无为的行为。最后强调了一句话的决定性力量,能够避免战争,让士兵得以休息,体现了通过道德教化和正确决策带来的和平与福祉。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
山中有白石,广衍得数亩。
坚瘠不可耕,无用实类某。
朋从从加称,遂为石田叟。
称者非誉辞,我亦甘其受。
杨子许为记,其言食已久。
往往人家见,篇篇灿星斗。
一见一热中,意子独我负。
札剑表心许,何况曾出口。
得非以陋物,不足辱录取。
碑有纪封禅,鼓有示猎狩。
于此逆观文,或可假石寿。
子文侔汉史,其传信无朽。
脱使不多作,难保岁月后。
恃子犹洪钟,应随大小扣。
不应似生吝,吝生亏所厚。
吾石能作言,将以子归咎。
不闻诗所载,草木备群丑。
不信石终遗,不遭点金手。
遑遑日翘伫,拜嘉亦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