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裘蒙茸苏季子,两足重趼行不已。
一朝佩印何累累,列鼎腥膻夸国士。
班生远出玉门关,被甲夜度随黄间。
飞沙击面燕颔失,晚望落日思生还。
书生守株灯火勤,终岁不通南北邻。
一朝安车入关内,老不能言愿求退。
敝裘蒙茸苏季子,两足重趼行不已。
一朝佩印何累累,列鼎腥膻夸国士。
班生远出玉门关,被甲夜度随黄间。
飞沙击面燕颔失,晚望落日思生还。
书生守株灯火勤,终岁不通南北邻。
一朝安车入关内,老不能言愿求退。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命运和心境,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世态炎凉。
首先,诗中提到“敝裘蒙茸苏季子”,描述了一位穿着破旧、满是灰尘的苏季子形象,他“两足重趼行不已”,脚上长满了茧,却依然不停歇地行走。这象征着他的坚韧不拔和不懈追求。接着,“一朝佩印何累累,列鼎腥膻夸国士”则描绘了另一位人物,他身佩官印,显赫非凡,以豪华的饮食和地位自夸,显示了权力与富贵的诱人之处。
然后,诗人引入了班超的故事,这位远赴边疆的英雄,在“被甲夜度随黄间”的艰苦环境中,面对“飞沙击面燕颔失”的恶劣条件,仍心怀“晚望落日思生还”的渴望,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思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书生守株灯火勤,终岁不通南北邻”,一位埋头苦读的书生,一年到头与外界隔绝,生活简朴,却始终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后,“一朝安车入关内,老不能言愿求退”表达了对功成名就后的归隐之念,以及对年老体衰、无法再为社会贡献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命运和选择,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在追求成功与幸福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洞天昼永,正中和时候,凉飙初起。
羽扇纶巾,云流处,水绕山重云委。
好雨新晴,绮霞明丽,全是丹青戏。
豪攘横卷,楚天应解深秘。
留滞。
字学书林,折腰缘为米,无机涉世。
投组归来欣自肆,目仰云霄醒醉。
论少卑之,家声接武,月旦评吾子。
凭高临望,桂轮徒共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