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凤楼。遥望与云浮。歌声临树出。舞影入江流。
叶落看村近。天高应向秋。
翔凤楼。遥望与云浮。歌声临树出。舞影入江流。
叶落看村近。天高应向秋。
这首诗描绘了翔凤楼的壮丽景象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态美。首句“翔凤楼。遥望与云浮。”以翔凤楼为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云层相接的高远世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歌声临树出。舞影入江流。”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歌声仿佛从树梢间飘出,而舞影则映照在江水中,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叶落看村近。天高应向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季节变换的意象,落叶归根,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整首诗通过翔凤楼为中心,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观源洞外泉淙淙,葛翁遗下青竹筇。
化为石脊导我过,驯扰如法骑龙公。
深入洞天春色晓,松门石径茸芳草。
落花满院香沈沈,嫣红浅紫无人扫。
玉女当年载酒来,箫声吹落凤凰台。
曲终都逐仙官去,闲杀飞英点碧苔。
残香掩空衾,出户夜凄绝。
云背度月来,花梢逗烟出。
幽行过篱影,微步上庭樾。
婢仆各已眠,虚扉尚开豁。
园空息群动,露响下林末。
众青多争肥,艾气自孤发。
各怀幽栖愿,颇欲避白日。
君疴遂侵肺,我愁自沦骨。
怪鹏藏深柯,长声竖惊发。
回瞻虚帘下,镫冷小虫密。
何时入名山,共子著书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