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仙源无觅处,刘郎鬓欲成丝。
兰昌千树碧参差。芳心应好在,时复问蜂儿。
报到洞门长闭着,只今未有开时。
杏花容冶没人司。东家深院宇,墙外有横枝。
一别仙源无觅处,刘郎鬓欲成丝。
兰昌千树碧参差。芳心应好在,时复问蜂儿。
报到洞门长闭着,只今未有开时。
杏花容冶没人司。东家深院宇,墙外有横枝。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临江仙·桃花》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遗憾的画面。首句“一别仙源无觅处”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源般美好境地的怀念与失落,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接下来,“刘郎鬓欲成丝”以刘郎自比,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年华老去。
“兰昌千树碧参差”描绘了桃花盛开的场景,满眼翠绿,千树桃花竞相绽放,生机盎然。然而,“芳心应好在,时复问蜂儿”则借蜜蜂之口,含蓄地表达对桃花是否依旧如故的好奇和关心。
“报到洞门长闭着,只今未有开时”进一步揭示了桃花未逢其时的寂寥,仿佛洞门紧闭,未到开放之时。最后两句“杏花容冶没人司,东家深院宇,墙外有横枝”宕开一笔,转而写杏花虽美,却无人欣赏,而桃花的美丽可能仅能从墙外的一枝窥见,更显其孤独与寂寞。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桃花的意象,寓言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万里漫漫冻云黑,六花飘飘朔风急。
富春江头行旅稀,汀鸟沙禽饥不飞。
此时先生乘一舸,拥鼻长吟篷底坐。
白鹤氅衣寒半披,东西沿洄随所之。
须臾雪深风转大,结缆归来且高卧。
妻儿冻饿甘守贫,升斗不思干故人。
东方日出徵书下,县官扣门来劝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