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道间》
《山行道间》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行春行不足,今日又明朝。

平岭上危岭,长桥过短桥。

残红明石涧,腻绿暗风条。

最是宜人听,迁莺出谷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xíngdàojiān
sòng / wèizōng

xíngchūnxíngjīnyòumíngcháo

pínglǐngshàngwēilǐngchángqiáoguòduǎnqiáo

cánhóngmíngshíjiàn绿ànfēngtiáo

zuìshìréntīngqiānyīngchūjiāo

注释
行:行。
不足:不够。
今日:今天。
明:照亮。
平岭:平坦的山岭。
危岭:陡峭的山岭。
长桥:长的桥。
短桥:短的桥。
残红:残存的红色花朵。
腻绿:浓郁的绿色。
暗风条:微风吹拂下的暗绿色。
宜人:适宜,令人愉快。
听:听觉享受。
迁莺:迁徙的黄莺。
出谷:从山谷中出来。
娇:娇嫩,娇媚。
翻译
春天的漫步总嫌不够,今天过去明天又来。
平坦的山岭接着陡峭的山岭,长桥过后又有短桥横陈。
残存的花朵映照在石涧中,浓郁的绿色隐藏在微风中。
最是动人心弦的,是黄莺从山谷中传出的娇嫩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春日踏青的景象。开篇“行春行不足,今日又明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奈。“平岭上危岭,长桥过短桥”则展示了旅途中遇到的自然障碍与人文建筑,勾勒出一幅险峻又连绵的山川画卷。

“残红明石涧,腻绿暗风条”中的“残红”可能指的是春天未褪的花朵,与“腻绿”的植被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石涧”与“风条”则增加了画面中的动态和深度。

最后,“最是宜人听,迁莺出谷娇”中,“宜人听”的意境可能指的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最适合人们静下心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而“迁莺出谷娇”则描绘了一种柔美的生命力,即使是在山谷深处,生物也能以其独有的方式生长和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行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叹。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得雨复用闻水车韵·其一

蜕骨木龙忧不雨,更唤两牛眠下土。

水从地底飞上田,不减在天行雨苦。

庭中忽见天雨花,白衣真人游郡衙。

但愿为霖莫为潦,免使泥陷羸牛车。

(0)

石佛

卧草埋云不记秋,忽然成佛坐岩幽。

纷纷香火来求福,不悟前时是石头。

(0)

无名木

一木苍然老更奇,肯将名与世人知。

我来不具知名眼,深愧平生不学诗。

(0)

诸公和诗复用前韵·其一

脩梁欲举綵先标,声撼春雷鼓百腰。

溪蛰蛟龙欣得雨,桐栖鸾凤合冲霄。

清源水接南溟阔,紫帽山齐泰岳乔。

学不负人宜自勉,前贤勋业著三朝。

(0)

曹梦良寄柑闻诗闻礼辈取以祭母哭泣不已

嘉果遥来自故乡,去冬初熟记同尝。

尔衔怀橘无穷恨,我亦传柑念不忘。

(0)

宿囊山寺·其二

我来万籁正号风,壁上观诗忆蔡公。

惟有秋林旧时月,夜深犹照梵王宫。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