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
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
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
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
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
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
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
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子考取功名后的喜悦心情和归乡途中所见。"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表明诗人因为长期的刻苦学习而视力受损,但在看到自己名字出现在科举考试的金榜上时,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是衡量学子才华和学识的重要途径,而"文场公道开"则强调了这种选拔方式的公正无私。
接着"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描写的是诗人与同窗好友们都考取成功,一起从封闭的书房中走出,迎接新生活。这里的"白发出山来","白"字用得非常精妙,不仅形容了春日晴朗,更有学子们心情如洗之意。
"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行的自信和在这次科举考试中得以发挥真才实学,没有任何不正当手段。这里的"惟天合是媒"则更深化了公平竞争的主题,意味着只有上天最为公正,可以见证人的真正才能。
最后两句"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表达了诗人即将返回家乡的心情。尽管京城长安相隔千里,但因为有了功名,这段路程似乎也不再显得那么漫长了。"期遂一名回"中的"期"字暗示了一种期待和渴望,表明诗人对能带着荣誉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勾勒,展现了学子科举成功后的喜悦与自豪,以及归乡时的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