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仙者通过函谷关的奇遇。开篇两句“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表达了诗人对那位修仙者的敬仰之情,以及仙风瑞气的高远与神秘。
接着,“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两句,写出了仙者刚刚离开某个地方,灵迹尚存,而祥瑞的云雾已经进入了函谷关。这不仅描绘出仙者的灵动,也映衬出函谷关的神秘。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表达了诗人没有在紫气台等待,只是偶然在青华观中遇见了仙者。这两处地点的提及,增添了一种意外相遇的情趣。
最后,“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则展现了诗人对仙者的追寻之心,以及对仙境的向往。这里的“宝箓”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仙籍或秘籍,而“瑶空”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清净无为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仙风、灵迹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修仙者及仙境的深深向往与敬仰。同时,函谷关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