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扬波三载来,飞潜蠢动在春台。
枯螺托质为鹦鹉,去作南山万寿杯。
海不扬波三载来,飞潜蠢动在春台。
枯螺托质为鹦鹉,去作南山万寿杯。
此诗以“鹦鹉杯”为题,描绘了海面平静三年后的景象,万物生机勃勃,寓于春台之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与“鹦鹉杯”联系起来,通过“枯螺托质为鹦鹉”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奇妙转化。最后,“去作南山万寿杯”,不仅寓意着生命的永恒与祝福,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和谐共存。整首诗语言精炼,寓意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盱眙南山湄,泗城浸如臼。
雉堞宛然围,流波荡缺口。
城心矗浮屠,晃朗存户牖。
想当水未潴,山城大于斗。
洪涛倾天吴,巫支祁骇走。
遂使妇子居,竟作蛟鼍薮。
导川顺水性,神禹功不朽。
水由地中行,妙用传希有。
后乃违厥度,湮水水失守。
宣防英哲能,法鉴千载后。
长空松风回,凭轩惆怅久。
掘地伊何人,注海重搔首。
门开星湾北,郡抱沙洲面。
旬日风四霾,晨容豁一变。
融融霁气中,野旷山葱茜。
我与匡庐君,始以真相见。
兜罗罥半腰,玉帘垂一线。
濛濛嘘淡白,吞吐青瑶片。
大哉肤寸泽,端可六合遍。
顾以晴翠光,洗我连宵倦。
衡云祷无私,海市祈敢炫。
半日竹舆上,泠风有余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