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层阁上置音声》
《三层阁上置音声》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

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

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

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0)
注释
绮筵:豪华的宴席。
暮景:傍晚的景色。
紫阁:装饰华美的楼阁。
宵烟:夜晚的烟雾。
隔栋:隔着房屋。
歌尘:形容歌声飞扬如尘埃般汇聚。
分阶:分立在台阶上。
舞影:跳舞的身影。
声流:声音流转。
三处管:三支笛子或管乐器。
响乱:声音纷乱交织。
一重弦:一层琴弦,指一种乐器或多把弦乐器。
不似:不像。
秦楼:古代传说中的楼阁,常指仙人所居之处。
吹箫:吹奏箫这种乐器。
空学仙:空洞地模仿仙人的行为,没有实质内容。
翻译
豪华的宴席随着暮色移动,紫色楼阁引来夜晚的烟雾。
隔着房屋歌声汇聚一起,分立台阶舞影相连。
音乐之声流转于三支笛中,响声纷乱与一层琴弦共鸣。
这里不像秦楼之上,只是空洞地学习神仙吹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宴乐的夜晚场景。开篇“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两句,通过细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贵而又神秘的氛围,其中“绮筵”指的是精美的地毯,“紫阁”则象征着皇家或豪门的建筑。接下来的“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两句,则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景象,“隔栋歌尘合”表达了音乐声与歌声相互交织,“分阶舞影连”则展现出舞蹈动作的优美。

“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氛围,强调了乐声在空间中的流动和层次感。最后,“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则是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宴会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三七

须发衰残,空山雪寒。眉目清淡,野水秋还。

一念万年了尘劫,十方三世同正观。

翡翠天晴而清虚廓彻,珊瑚海月而光焰波澜。

现形说法应机感,笑指俱胝百草端。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二四

鼻直口阔,目深眉低。灯连少室,派接曹溪。

恰恰混不得,堂堂类不齐。把手共语,出力相携。

春风浩浩,秋风凄凄。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七十五

笑含口角,喜在眉棱。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

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

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

动而静,虚而应。专气致柔,湛神如凝。

一住天童,十分没兴。

(0)

颂古一百则·其八

一尺水,一丈波,五百生前不奈何。

不落不昧商量也,依前撞入葛藤窠。

阿呵呵,会也么。

若是你洒洒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

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手其间唱哩啰。

(0)

春意渐深送客至山麓田舍来往道中复逢法上人因作数语以记所见云·其三

鸟拳花枝作春语,风日焕然晞宿雨。

水肥山翠木欣欣,芳事骈罗不容数。

(0)

吴傅朋郎中书来尝得李伯时所画震旦第一祖西归像相需以赞说偈寄之

其来何求,其去无得。

寂漠度岭兮万里独行,清白传家兮九年一默。

针芥投而妙不可名,毫釐差而敝不可塞。

知过而改,知难而退。谁去谁来,自买自卖。

当面讳却兮满眼乌华,望涯赞之兮隔身鲸海。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