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寮东越肯忘年,南越相逢两皓然。
杜守谬容居召后,杨文那敢在王前。
谁能狡兔营三窟,深羡神龙袭九渊。
便合从公下吴会,济时无术拟求田。
为寮东越肯忘年,南越相逢两皓然。
杜守谬容居召后,杨文那敢在王前。
谁能狡兔营三窟,深羡神龙袭九渊。
便合从公下吴会,济时无术拟求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守对友人王承可的回赠之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彼此才华的欣赏。
首联“为寮东越肯忘年,南越相逢两皓然”,描绘了两位老友跨越地域的相遇,虽年岁已高,但精神矍铄,体现了他们超脱世俗的风骨和对友谊的珍视。
颔联“杜守谬容居召后,杨文那敢在王前”,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以杜甫和杨炯为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谦虚自省,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卓越才能的推崇。
颈联“谁能狡兔营三窟,深羡神龙袭九渊”,运用了“狡兔三窟”和“神龙九渊”的比喻,前者形容机智多变,后者象征深藏不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智慧与隐忍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深邃内涵的向往。
尾联“便合从公下吴会,济时无术拟求田”,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前往吴会(泛指江南地区),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同时暗示了自己在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上感到力不从心,期待与友人的合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体现了其对友情、才华、智慧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深刻思考。
每岁秋蒐举,恒过熟稻时。
兹方迟启跸,恰值促常期。
遍陇黄云蔚,迎亭紫玉蕤。
肯教鹦鹉啄,宁数蕙兰披。
何必范云论,因怀杜甫诗。
腰镰农父入,凭槛近臣知。
乍见空云水,惟忻如栉茨。
关心真惬望,可口欲流脂。
三字瞻宸翰,五言纪昊慈。
更希八纮遍,永祝万仓斯。
湖楼才五间,玉泉全景纳。
山色波光相斗佳,楼与平之俾浃洽。
本因蓄水计,乃成揽胜所。
漾舟而来真济胜,左右逢源无不可。
是时飒爽报新秋,碧天朗澈纤云流。
桃笙如玉寒光浮,绿冰纱牖开四周。
呈奇萃秀无定态,大圆镜象随方酬。
我亦非临风谢公之觅句,我亦非怀土王子之增愁,徒观黄云䆉稏将丰收。
十才一遇宁不喜,又恐吾心乾惕或懈弛。
园亭多水木,自是气清凉。
宫禁翡翠瓦,五雉围红墙。
夏候所弗宜,暖气蒸炎阳。
朝仪讵可阙,适已宁云臧。
兹来乃迥别,竟日爽风飏。
立秋迟三日,律先报白藏。
晨从郊外来,多稼云将黄。
既欣望岁稔,且免筹边章。
九州奏书达,云时若雨旸。
诸凡皆顺吉,惟是敬不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