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墟人迹稀,隐僻闾邻阔。
苇篱自朽损,毁屋正寥豁。
炎夏无完絺,玄冬无暖褐。
四体困寒暑,六时疲饥渴。
营生生愈瘁,愁来不可割。
荒墟人迹稀,隐僻闾邻阔。
苇篱自朽损,毁屋正寥豁。
炎夏无完絺,玄冬无暖褐。
四体困寒暑,六时疲饥渴。
营生生愈瘁,愁来不可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士在艰苦生活中的挣扎与无奈。开篇“荒墟人迹稀,隐僻闾邻阔”描绘出贫士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孤独,远离人群,显得格外偏僻。接着“苇篱自朽损,毁屋正寥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破败与凄凉,苇篱朽损,房屋残破,一片萧条景象。
“炎夏无完絺,玄冬无暖褐”则通过季节变换,表现贫士生活的艰难。夏天没有完整的单衣御热,冬天没有保暖的衣服抵御严寒,生活条件极其简陋。接下来“四体困寒暑,六时疲饥渴”直接点明贫士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疲惫,无论是酷热还是严寒,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饱受饥饿和口渴的折磨。
最后,“营生生愈瘁,愁来不可割”表达了贫士为了生存而不断努力,但这种努力却使他身心俱疲,面对生活的愁苦,似乎无法找到解脱之道。整首诗通过对贫士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与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
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钩文。
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
混然气质不可写,乃知学到非天真。
缄藏自语价希代,谁顾四壁嗟空贫。
臣闻帝舜优圣域,皋陶大禹为其邻。
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后世如穹旻。
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进用司鸿钧。
臣襄材智最驽下,岂有志业通经纶。
独是丹诚抱忠朴,常欲赞奏上古珍。
又闻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贬贤愚分。
考经内省不自称,但思至理书诸绅。
乾坤大施入洪化,将图报效无缘因。
誓心愿竭谟谋义,庶裨万一唐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