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立长疑北海鹏,泼天波浪觉轩腾。
当年人借林泉隐,千古山从姓氏称。
瘗鹤铭存浑莫辨,吸江亭敝尚堪凭。
兹游已惬平生愿,况复禅参最上乘。
奋立长疑北海鹏,泼天波浪觉轩腾。
当年人借林泉隐,千古山从姓氏称。
瘗鹤铭存浑莫辨,吸江亭敝尚堪凭。
兹游已惬平生愿,况复禅参最上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焦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联“奋立长疑北海鹏,泼天波浪觉轩腾”,以“北海鹏”比喻诗人面对壮阔的海景,内心激荡,仿佛自己也如同大鹏般翱翔于波涛之上,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雄伟景象的敬畏与向往。
颔联“当年人借林泉隐,千古山从姓氏称”,通过对比古今,赞美了焦山作为隐逸之地的历史地位,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使得山川有了不朽的名声。
颈联“瘗鹤铭存浑莫辨,吸江亭敝尚堪凭”,提到焦山上的瘗鹤铭石刻,虽历经沧桑,难以辨认,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吸江亭虽破旧,却仍可凭此远眺江面,寄托思绪。
尾联“兹游已惬平生愿,况复禅参最上乘”,总结了这次游览焦山的经历,不仅满足了诗人内心的愿望,更是在禅学的领悟上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焦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在自然与历史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哲学思考。
八月中秋天凉,芙蓉花发题目禅房。
老胡大道分明在,不必诸方问短长。
短不是短,长不是长。短长不是处,是道非思量。
思量不及,文彩愈彰。
秋山兮秋云片片,秋江兮秋水洋洋。
风悲兰社,天澹沧浪。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