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临妆懒。觉年来、闲身多病,神思苦短。
谁耐宫鬟梳浮渲,管甚胭脂浓淡。
更谁问、画眉深浅。
辜负描花新样好,度金针、怕引丝丝线。
蔷薇露,不须盥。研池积水生苔藓。
任窗前、花花叶叶,随风飘卷。
开卷难成终卷读,断阕无心重按。
又不是、春醪醉晚。
瘦比黄花慵似柳,绣罗襦、随意腰围缓。
懒之病,最难遣。
晓起临妆懒。觉年来、闲身多病,神思苦短。
谁耐宫鬟梳浮渲,管甚胭脂浓淡。
更谁问、画眉深浅。
辜负描花新样好,度金针、怕引丝丝线。
蔷薇露,不须盥。研池积水生苔藓。
任窗前、花花叶叶,随风飘卷。
开卷难成终卷读,断阕无心重按。
又不是、春醪醉晚。
瘦比黄花慵似柳,绣罗襦、随意腰围缓。
懒之病,最难遣。
这首《金缕曲·戏述懒》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词人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慵懒与无奈。
词的上片“晓起临妆懒”,开篇即点出主人公清晨起床后对化妆的懒散态度,反映出她内心的疲惫与厌倦。接下来,“觉年来、闲身多病,神思苦短”一句,直接揭示了词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暗示了她生活的不易与内心的挣扎。“谁耐宫鬟梳浮渲,管甚胭脂浓淡。更谁问、画眉深浅。”通过对比宫中女子对妆容的精心打扮与自己对这些的漠视,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日常琐事的疏离感。“辜负描花新样好,度金针、怕引丝丝线。”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绣花的过程比喻为一种负担,表达了词人对繁琐技艺的抗拒。“蔷薇露,不须盥。”以蔷薇露象征清新自然,词人却选择放弃清洗,反映了她对生活简单自然的追求。“研池积水生苔藓。任窗前、花花叶叶,随风飘卷。”研池的积水长满苔藓,窗前的花朵随风飘散,这些景象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词人心境的投射,表现了她对现状的无奈与接受。“开卷难成终卷读,断阕无心重按。”读书也难以坚持,词人的心绪难以集中,这不仅是对阅读的描述,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又不是、春醪醉晚。瘦比黄花慵似柳。”将自己比作瘦弱的黄花和慵懒的柳树,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绣罗襦、随意腰围缓。”穿着宽松的绣花短衣,随意地放松腰带,体现了词人对自由与舒适生活的向往。“懒之病,最难遣。”最后,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懒惰这一病症的无奈与无力改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慵懒情绪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我反思。顾太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