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完新隶左仙班,未要观河感皱颜。
绮夜莺花中曲镜,富春烟雨大痴山。
事防垩壁留形蒂,手肯抟云作妙鬘。
天问九歌犹诡谲,汉风唐雅例除删。
玉完新隶左仙班,未要观河感皱颜。
绮夜莺花中曲镜,富春烟雨大痴山。
事防垩壁留形蒂,手肯抟云作妙鬘。
天问九歌犹诡谲,汉风唐雅例除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感怀四章与佘明经梅》之三。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首联“玉完新隶左仙班,未要观河感皱颜”,以“玉完”、“新隶”、“左仙班”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同时,“未要观河感皱颜”则表达了诗人不为外界事物所动,保持内心平静的态度。
颔联“绮夜莺花中曲镜,富春烟雨大痴山”,通过“绮夜”、“莺花”、“曲镜”、“富春烟雨”、“大痴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自然画卷。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颈联“事防垩壁留形蒂,手肯抟云作妙鬘”,进一步探讨了艺术创作的过程。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在创作时应避免过于拘泥于形式,而应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同时,“手肯抟云作妙鬘”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自由精神的追求,以及对艺术作品独特魅力的向往。
尾联“天问九歌犹诡谲,汉风唐雅例除删”,则以历史上的文学作品为例,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里的“天问九歌”指的是屈原的《天问》和《九歌》,而“汉风唐雅”则是指汉代和唐代的文学风格。诗人认为,这些作品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和对创新精神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