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
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
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
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
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
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
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所作,名为《赠龙虎山甘道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向一位修炼于龙虎山的道士赠送自己的书信,并通过这份书信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道术的赞美。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这里“袖携”意味着随身携带,“尺素书”指的是写有诗人心得或是修炼秘诀的书信。“远从上清至”表达了诗人将这份书信从遥远的地方送往道士所在之地,传递自己的敬意和知识。
“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这两句描绘了道士的高深修为,“胸涵”意味着内心充满,“龙虎象”象征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语带烟霞气”则形容道士的话语中透露出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
“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这里“千古夔牙音”可能是指道家修炼中的某种声音或咒语,而“指下发其秘”则意味着通过诗人的笔触,将这些深奥的秘密传递给道士。
最后两句“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引导道士前往桃源之地,“桃源”在古代文学中常被描绘为一处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这里的“何处是”可能是在询问桃源的具体所在,也可能是在表达对桃源这种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书信,展现了对道士及其修炼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神秘仙境的向往。
先生仰面叹华屋,手抱遗经常独宿。
尽日集庭闻鸟呼,中宵掀窗来鹿触。
我常蹋月望西园,寒星寂寞垂短垣。
径约汪君信阔步,青田壶泻三昆仑。
清言若遇王平子,绝倒当年定如此。
稽古岂无春卿荣,随学尚有公超市。
先生不乐句羞素餐,先生毋躁句且少安。
昼居于内侍汤药,不然讵肯轻儒冠。
病鹤支离堪对语,翩翩平原在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