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冷春霜拂瓦乾,晓风吹雨冻阑干。
柳梢黄弱梅苞破,更放东君几日寒。
面冷春霜拂瓦乾,晓风吹雨冻阑干。
柳梢黄弱梅苞破,更放东君几日寒。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感受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面冷春霜拂瓦乾"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图景。诗中的“面冷”指的是早晨的空气依旧冰凉,而“春霜”则是指初春时分还未完全消融的地面上的薄霜,“拂瓦乾”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份寒意渗透到了屋顶的瓦片上,给人一种清冷无比的感觉。
"晓风吹雨冻阑干"中,“晓风”指的是早晨的微风,而“吹雨”则是轻柔细腻的雨丝,这与“春霜拂瓦乾”的氛围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冷清的气象。诗中的“冻阑干”形容了屋檐下积水因寒而结冰的情景,凸显出早春时节依旧的严寒。
"柳梢黄弱梅苞破"中,“柳梢黄弱”描绘的是初春时分柳枝渐渐萌发,但由于天气尚冷,它们还显得十分脆弱无力。"梅苞破"则表明一些早开的梅花已经开始开放,虽然只是略微展现了花苞,这是对春日生机初露的一种细腻描写。
"更放东君几日寒"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迫切期盼。"更放"意味着再次宽容或延缓,而“东君”即指春神,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象地称呼春天的词汇。这里,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或是询问自然界,再忍受几日的寒冷之后,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春天温暖与生命力度的渴望。
兹山曾姓孙,公来复为邵。
茅宇亦人群,远心豁茜峭。
危坐二十年,阴阳恣翻校。
用志疑于神,神者亦相劳。
衣冠等韦编,从敝得灵造。
忽于消息门,顿出混蒙窍。
既了图南心,乃与公和笑。
始信玄驹穴,饶有日月照。
未来已成昨,万古空相吊。
弄丸任真行,击壤从俗调。
我来揽遗迹,沉冥想观妙。
万有亦何思,乾坤本不耀。
耳目尽系表,若为论太少。
羲皇不离人,无言日相诏。
幸谢执戟疲,可展床头好。
吾亦爱吾窝,归与偶玄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