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游何处,白马鸣翩翩。
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
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
出樽不见日,竹外空青天。
焚蜡助月出,酒光发金船。
狂客惜不去,醉翁舞回旋。
何必吹箫人,玉枝自婵娟。
归路借红烛,雨星低马前。
山公游何处,白马鸣翩翩。
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
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
出樽不见日,竹外空青天。
焚蜡助月出,酒光发金船。
狂客惜不去,醉翁舞回旋。
何必吹箫人,玉枝自婵娟。
归路借红烛,雨星低马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山水间举行的宴会,参与者包括“山公”和几位文人雅士,如杜史君等。诗中的意境分为几个部分:
1. 开篇即以“白马鸣翩翩”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宴会的豪迈气势。
2. “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檀栾即是古代的一种树木,这里用来形容山林之美,而“五月浮寒烟”则表现了初夏时节的清新气息。
3. “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诗人邀请游客驻足倾听这自然与宴会交织出的和谐旋律,背景是江海之滨,增添了一份开阔的视野感。
4. “出樽不见日,竹外空青天。”这里则描绘了宴会中的饮酒乐趣,诗人似乎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只留下了清澈的蓝天和翠绿的竹林。
5. “焚蜡助月出,酒光发金船。”夜幕降临,蜡烛与初升的明月交相辉映,而宴会的热闹气氛中,酒杯闪烁着金色的光泽,好似乘坐于金舟之上。
6. “狂客惜不去,醉翁舞回旋。”诗人以“狂客”自称,对这场宴会依依不舍,同时也有“醉翁”在场,他们沉浸在酒意中,舞蹈间或忘却了自己的形象。
7. “何必吹箫人,玉枝自婵娟。”诗人提到不必等待吹奏笙箫的人,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是最美妙的乐曲,而“玉枝自婵娟”则是对山水之美的一种比喻。
8. “归路借红烛,雨星低马前。”宴会结束时,诗人借助红色的灯烛照亮回程的道路,同时天空中飘落着细小的雨滴,对照在马蹄前的泥地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宴会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大自然美好景致的深切感受。
鼙鼓声才歇,园林兴欲颠。
百忧宽此日,三揖进群贤。
圃晚犹存菊,池空已谢莲。
老梅争腊放,弱柳待春眠。
诗社供金佛,花瓢养水仙。
堂虚陈古器,几净列琼筵。
绿酿葡萄熟,红包橘柚鲜。
㽐㽑尝异果,潋滟挹流泉。
茶沸铜瓶火,香浮宝鼎烟。
音清琴互抚,景好韵同联。
剧饮应中圣,幽思定入禅。
囊收昌谷句,墨洒薛涛笺。
东阁吟堪继,西园宴并传。
云龙常契合,岁月任催迁。
豪气欣长夜,高谈达晓天。
酒阑灯灺后,馀趣尚悠然。
《夏初以来,四境不靖,园中花事就芜。届残腊,始报安堵。爰修小园,招诸韵士雅集,各有佳作。予忝主位,乃强颜续成五排一首》【清·林占梅】鼙鼓声才歇,园林兴欲颠。百忧宽此日,三揖进群贤。圃晚犹存菊,池空已谢莲。老梅争腊放,弱柳待春眠。诗社供金佛,花瓢养水仙。堂虚陈古器,几净列琼筵。绿酿葡萄熟,红包橘柚鲜。㽐㽑尝异果,潋滟挹流泉。茶沸铜瓶火,香浮宝鼎烟。音清琴互抚,景好韵同联。剧饮应中圣,幽思定入禅。囊收昌谷句,墨洒薛涛笺。东阁吟堪继,西园宴并传。云龙常契合,岁月任催迁。豪气欣长夜,高谈达晓天。酒阑灯灺后,馀趣尚悠然。
https://shici.929r.com/shici/4I7f1nb.html
歌舞地。龙蟠胜势谁记。
倾城半面晚妆残,梦云倦起。
八公草木未成兵,真人遥在天际。凝情处,瑟罢倚。
曲终柱凤愁系。一时王谢总寻常,燕迷故垒。
小楼昨夜几多愁,临江休问春水。
涨空蜃气幻海市。甚窥墙、惆怅臣里。
不分阅人成世。
啼鹃泪断,千红都尽,狼籍春光台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