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阴小饮》
《午阴小饮》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草树涧边青,人稀自掩扃。

阴沈端午水,晴映半天星。

倦枕敷横榻,枯藜傍小亭。

谁知一杯酒,小醉不嫌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īnxiǎoyǐn
sòng / yuánshuōyǒu

cǎoshùjiànbiānqīngrényǎnjiōng

yīnshěnduānshuǐqíngyìngbàntiānxīng

juànzhěnhéngbàngxiǎotíng

shuízhībēijiǔxiǎozuìxiánxǐng

翻译
草木丛生涧边绿,人少门户自然关。
端午时节水幽深,晴空映照半空星。
疲惫时枕卧长榻,枯萎藜菜伴小亭。
谁料一杯酒下肚,微醉反而更觉清醒。
注释
草树:形容草木茂盛。
涧边:山涧旁边。
青:绿色。
稀:稀少。
自掩扃:自己关门。
阴沈:阴暗沉闷。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水:指涧中的水。
晴映:晴天反射。
半天星:天空中的一半星辰。
倦枕:疲倦时的枕头。
敷:放置。
横榻:横放的床榻。
枯藜:干枯的藜草。
小亭:小型凉亭。
谁知:谁能想到。
一杯酒:一小杯酒。
小醉:微醉。
不嫌醒:并不觉得厌烦清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后的闲适时光。首句“草树涧边青”展现出涧边草木葱郁的自然景象,环境清幽。接着,“人稀自掩扃”表达了诗人身处人烟稀少之地,门扉半掩,享受着宁静的独处时光。

“阴沈端午水”写的是端午节时分,水面显得特别阴沉,可能暗示着天气微凉或水面映照出天空的暗淡。然而,“晴映半天星”又转而描绘出晴朗天气中星星映照在半空的明亮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倦枕敷横榻”描绘诗人慵懒地躺在榻上,显示出他的闲适和惬意。而“枯藜傍小亭”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简朴环境,小亭旁的藜杖虽已干枯,却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谁知一杯酒,小醉不嫌醒”流露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即使只是小酌一杯,也能让他感到满足,甚至宁愿保持微醺的状态,享受这份清醒中的微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午后的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欣赏和对宁静时光的珍视。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怀仙引和黎君献·其四

紫府青娥白玉肌,手攀琼树待幽期。

五云隔断蓝桥路,不是裴航谁得知。

(0)

送潘子上兼寄其伯氏

三城杨柳带愁生,归客临江问去程。

芳草不堪随作别,青山无那送将行。

津楼过雨闻归雁,水树迎春唤早莺。

为问君家康乐道,西堂频夜若为情。

(0)

哭袁大玉符卿·其一

频年风雨里,高卧掩柴荆。

袖却经纶手,都无儿女情。

聊因逃物役,不为博高名。

便共梅花落,冰魂到底清。

(0)

柬黎孺旬

黄鹂鸣已急,柳絮落纷纷。

竹屋飘寒雨,绳床冷白云。

夜虫违伏枕,芳草怨离群。

独有梧桐月,清光如待君。

(0)

寿广慧上人

白发蓬松老古锥,诸方参遍也无疑。

归来稳坐尖头屋,破衲萧萧识者谁。

(0)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

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