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十七》
《鹧鸪天·其十七》全文
宋 / 晏几道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0)
注释
凤城:旧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降于京城,称丹凤城。
后遂称京都为凤城。
笑靥:脸上笑出的圆窝。
纤纤玉:指双手细白如玉。
霞觞:指美酒。
滟滟金:指金黄色的酒浆。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其十七》,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与审美情趣。

首句“九日悲秋不到心”,点明了时令为重阳节,但词人并未感到悲秋之情,反而在京城中听到了新的音乐,暗示着节日的欢乐气氛。接下来,“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两句,通过描绘碧柳因秋风而凋零,黄花在露水中更显鲜艳,形象地表现出秋意的凄美,但词人的心情却因新曲和佳人而略有欢愉,笑容如花般深沉。

“初见雁,已闻砧”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象,大雁南飞,捣衣声起,勾起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然而,在繁华的绮罗丛中,词人觉得这样的登高赏景更为胜过往常。“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则描绘了一幅月夜宴饮的画面,美人轻盈地捧着金杯,美酒在月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醉人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词人虽身处秋日,但因佳人相伴和节日的喜庆而心情愉悦的一面,体现了晏几道词作中的婉约与深情。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
朝代:宋   字:叔原   号:小山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生辰:1038年5月29日—1110年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你喜欢

奉和张少泉世丈七十寿言八首·其五

风波漫漶旧桑田,此往穷通莫问天。

幸免庄生遭鼠嚇,不劳文本惜鸢肩。

山头薇菜黄虞梦,洞口桃花魏晋年。

原叹近来相得甚,泥他道路叹神仙。

(0)

城南春望二首·其二

桥南村路望凄迷,春水盈盈涨一溪。

正是不胜惆怅处,夕阳影里暮鸦啼。

(0)

明发

脱然尘外事,睡起每疏慵。

近市厌更柝,挑灯迟晓钟。

寒鸡涩邻巷,独犬吠村舂。

所向世情薄,谁言户可封。

(0)

叠前韵

独夜沈沈怯睡迟,昏灯小草委红蕤。

衣经刀尺心先碎,寒入关山梦未随。

病叶风枝怜往迹,落花烟草溯春时。

铅华销歇浑何事,诉与来宵明月知。

(0)

秋虫次裔伯三弟韵二首·其二

残暑倏已尽,苔花连夕阴。

如何草虫语,偏向旅人侵。

短梦和灯落,乡愁抱月沉。

遥知独醒侣,倚枕发长吟。

(0)

秋虫次裔伯三弟韵二首·其一

里门三载别,萧艾感群阴。

复此草虫语,牢愁中夜侵。

远风和太息,旧向几消沉。

应念苏台畔,秋灯照苦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