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岩泉别诸弟》
《岩泉别诸弟》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久矣忘乡井,归人问故蹊。

无金随力散,有柱把诗题。

初见心增喜,临分意转迷。

人生重恩意,去住两含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quánbiézhū
sòng / jiāng

jiǔwàngxiāngjǐngguīrénwèn

jīnsuísànyǒuzhùshī

chūjiànxīnzēnglínfēnzhuǎn

rénshēngzhòngēnzhùliǎnghán

翻译
长久以来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归来的旅人询问着旧时的小径。
没有金银就随意散发爱心,有柱子的地方就题写诗句。
初次相见心中充满喜悦,即将分别时心情变得迷茫。
人生中重情义,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带着淡淡的哀伤。
注释
久矣:长时间。
忘乡井:忘记故乡。
归人:归来的旅人。
故蹊:旧时的小路。
无金:没有金银。
随力散:随意散发。
有柱把诗题:在有柱子的地方题诗。
初见:初次相见。
心增喜:心中欢喜。
临分:即将分别。
意转迷:心情迷茫。
人生:人生。
重恩意:看重情义。
去住:离开和留下。
两含悽:都有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岩泉别诸弟》,表达了诗人久居他乡后与亲人重逢又即将分别的情感。首句“久矣忘乡井”写出了诗人长久离家,对故乡的记忆渐渐淡漠;“归人问故蹊”则描绘了归乡者询问旧路的情景,勾起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接下来,“无金随力散,有柱把诗题”两句,通过比喻表达诗人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仍然以诗文寄托情感,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初次相见时,“初见心增喜”,诗人内心充满喜悦;然而,“临分意转迷”,即将分别之际,他又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不舍。

最后两句“人生重恩意,去住两含悽”,诗人感慨人生中亲情的厚重和离别的哀伤,无论是离去还是留下,都充满了凄凉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荆山寺

荒寺无人虫自吟,断崖行处薜萝侵。

山衔草木岚光碎,水漾芙蕖夕照深。

风急戒坛传静铎,漏寒城郭送秋砧。

芦花细雨潇潇响,疑有鱼龙听梵音。

(0)

白云山居二首·其一

曲巷门深闭,颓然一敝庐。

惯披将坏衲,聊展未看书。

藓壁青当席,藤梢绿刺裾。

年来幽讨熟,身世并教疏。

(0)

琴溪晓泛

千山翠微湿,旭景摇空林。

此中有高士,结庐烟水深。

仙云隔情素,移棹琴溪阴。

奇峰矗苍玉,丛竹鸣幽禽。

琴高去已久,溪水余清音。

春影荡寒碧,逸韵空沾襟。

古人倘可作,结念宁至今。

回流转幽邃,奚以慰余心。

(0)

泾川竹枝词

三家村里读书堂,听得书声气也扬。

田舍多收三斛麦,不教儿辈断书香。

(0)

泾川竹枝词

落星潭下水萦回,小艇纷纷走马来。

开遍护窠还撒网,雪花捞起是金鲐。

(0)

清风亭

出郭岚光十里青,柳山桥下石邮亭。

断云蒸雨千峰散,幽鸟一声何处听。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