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鸟无馀弓自除,由来名盛不堪居。
易挥道左降王缚,难弭朝端谤箧书。
更欲平吴功未就,可怜出蜀智何疏。
凤台山月知冤魄,夜夜停光照故墟。
高鸟无馀弓自除,由来名盛不堪居。
易挥道左降王缚,难弭朝端谤箧书。
更欲平吴功未就,可怜出蜀智何疏。
凤台山月知冤魄,夜夜停光照故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赋邓士载祠》。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上著名将领邓士载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高鸟无馀弓自除, 由来名盛不堪居。” 开篇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邓士载比作高飞的猎鹰,不屑于与一般的猎物为伍,隐含着邓士载超凡脱俗、卓尔不群的英雄气概。同时,“名盛不堪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成名就之后仍不得善终的历史人物的同情和无奈。
“易挥道左降王缚, 难弭朝端谤箧书。” 这两句描绘了邓士载在军事上的英勇与智谋,他能够轻易地挥洒出兵法,左右开弓,降服敌国的君主。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英雄,也难以避免朝廷中各种非议和诽谤。
“更欲平吴功未就,可怜出蜀智何疏。”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邓士载未竟之志的感慨。邓士载生前有平定南方吴地的雄心,但最终未能实现,反而在征战蜀地时不幸去世。诗人对于他的智慧和才华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感到惋惜。
“凤台山月知冤魄,夜夜停光照故墟。” 最后两句则是对邓士载生前功绩的缅怀之情,以及他逝世后的孤魂寂寞。诗人通过凤台山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对历史冤屈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邓士载生平的描写,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投入,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沉重和个人命运的悲剧性。
独漉独漉,波腾鱼伏。鱼伏欲起,波腾不已。
翩翩孤鸿,徘徊云汉。我欲折芦,为子周患。
远望长林,林木有枝。客子无言,中心则悲。
干将绣涩,时时自鸣。宵练在掌,过者不惊。
猛虎入邑,其粮以人。劲弩櫜藏,请之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