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居幽兴·其三》
《秋居幽兴·其三》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谪居人事慵,幽兴与谁同。

僧到烹秋菌,儿啼索草虫。

扫苔留嫩绿,写叶惜残红。

岁晏琴樽好,篱边有菊丛。

(0)
注释
谪居:被贬谪居住。
人事慵:对人事懒于应付。
幽兴:幽深的情趣。
谁同:和谁一起分享。
僧到:僧人来访。
烹秋菌:煮秋季的菌子。
儿啼:孩子的哭泣。
索草虫:寻找秋虫。
扫苔:清扫苔藓。
嫩绿:鲜嫩的绿色。
写叶:写下落叶。
残红:残存的红色。
岁晏:年终。
琴樽:弹琴饮酒。
好:美好。
菊丛:菊花丛。
翻译
被贬谪居住在这里,人情世故都懒于应对,幽深的情趣又能和谁共享呢。
僧人来访时煮着秋天的菌子,孩子的哭声却在寻找秋虫的声音。
清扫苔藓保留着鲜嫩的绿色,写下落叶时珍惜那残存的红色。
到了年终,弹琴饮酒的美好时光来了,篱笆旁边有丛丛菊花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争的漠视,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谪居人事慵,幽兴与谁同。" 这两句勾勒出诗人的隐逸心态,他对繁杂的人世间的事务感到厌倦,而是选择了与山林为伴的清淡生活。

"僧到烹秋菌,儿啼索草虫。" 这里通过僧人和儿童的动作,展现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秋天的菌类食材被僧人烹饪,而孩子们则在寻找草间的小昆虫,这些生动的画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扫苔留嫩绿,写叶惜残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珍视之情。他不忍心破坏那些新生的青苔,只愿意轻轻地扫去其上的尘埃;同时,对于树叶中剩余的最后一丝秋色也感到珍惜,不忍心让它们消逝。

"岁晏琴樽好,篱边有菊丛。" 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享受着弹奏琴瑟的声音,这是一种文化修养的体现,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那些在篱笆旁盛开的菊花,则是秋天宁静美好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满庭芳.春夕月湖众乐亭观剧

酒棹喧花,水栏明夕,丽城小雨初过。

浓寒避袂,春梦尽留他。

斜月自依锦照,莺巢断,谁觅凄歌。

空赢得,香深障浅,欢语听来多。

良宵须易尽,金钱难买,愁问如何。

早人随鹭散,烟冷摇波。

堪有数枝杨柳,残烛底,弄影婆娑。

归须未,杏垆双髻,迟我泛红螺。

(0)

城阁

城阁对江悬,千樯动阔烟。

凝云筛活水,暗树切明天。

画得大痴意,琴弹中散弦。

一船一渔叟,枕笠伴鸥眠。

(0)

春申君庙灯筵词

椒兰其饵桂其浆,媚公子兮夜未央。

我独知君非任侠,依之为社降民康。

碧天楚蜺蜷云语,青树秦鸾贴雪翔。

迎送未须弹古瑟,过风钗佩极琅锵。

(0)

藻鉴堂

碧水周堂中有池,廊围一亩湛华滋。

来当潭潦欲收际,悬值秋蟾方满时。

恰喜开奁光上下,每因摛藻兴淋漓。

虚明万物归澄照,翰墨香中得静怡。

(0)

送我入门来

几上灯儿,窗前影子,清宵如对知音。

几首新辞,即是伯牙琴。

看来灯影俱萧索,似念我怀人直到今。

夜夜风风雨雨,坐坐行行睡睡,哭哭吟吟。

碧海沧江,不抵此情深。

三更灯照三更影,可负了当初一片心。

(0)

醉妆词.闺思

江头路。山头路。知在谁边住?马行处。车行处。

只有乌桕树。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