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高阁晓钟深,下界闻声不可寻。
枕上一醒朝市梦,天边三答海潮音。
曲高不入时人耳,韵苦遥传古佛心。
一片蒲团半轮月,枯禅何事独沉唫。
嵯峨高阁晓钟深,下界闻声不可寻。
枕上一醒朝市梦,天边三答海潮音。
曲高不入时人耳,韵苦遥传古佛心。
一片蒲团半轮月,枯禅何事独沉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在高阁中聆听钟声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嵯峨高阁晓钟深”这一句,巧妙地将高耸的阁楼与深沉的钟声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下界闻声不可寻”则表达了钟声穿越空间,难以捕捉的神秘感。
“枕上一醒朝市梦,天边三答海潮音”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人在梦中与现实的交错,另一方面又以海潮音的宏大与钟声的悠远相呼应,暗示了自然与心灵的共鸣。接着,“曲高不入时人耳,韵苦遥传古佛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高雅的艺术或思想往往不被世俗所理解,却能触动内心深处的灵性世界。
最后,“一片蒲团半轮月,枯禅何事独沉唫”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禅者静坐的场景,月光、蒲团与孤独的吟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高秋霜气轻,爱兹山日暖,攀援不辞劳,取路快迂缓。
我仆犹深谷,我身已绝巘。
往往数武间,相失隔回转。
人声谷响传,云散岩姿展。
平冈耀丹葩,乱石翳苍藓。
细泉行履舄,肃籁鸣丝管。
山深日易昏,投林鸟能返。
吾亦寻所依,云际辨鸡犬。
山家少茅茨,凿崖开客馆。
供食无兼味,民淳风俗俭。
饭罢呼主人,挑镫话款款。
君有鸾凤质,超逸青云中。
高蹈齐彭泽,达识比林宗。
闭户益著书,草玄追遗踪。
雄采振大雅,高音存古风。
况乃崇明德,寥寥谁与同。
层岩松桧林,幽谷兰蕙丛。
根干同山川,弱植难自丰。
我怀景仰志,师资良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