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四首·其四》
《塞下曲四首·其四》全文
唐 / 常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0)
注释
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匈奴的君主。
蛾眉:古代女子美丽的眉毛,借指美女。
胡天:指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特指匈奴人的领地。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因其冢上草色常青而得名。
翻译
因为出嫁到单于而终身留恨在边疆,她的蛾眉永远埋葬在这荒凉的胡天之下。
汉朝的领土离这里远达三千多里,她的青冢(王昭君墓)始终没有草木的生机,烟雾缭绕。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塞下曲四首》中的第四首,通过这短暂而深刻的四句,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戍卒生活艰苦以及战争带来哀伤的深切感慨。

“因嫁单于怨在边”,此句透露了女主人公嫁给边塞将士的心境。古时婚姻多涉及政治联姻,女子往往不得不远嫁他乡,与亲人、故土告别,因此而生出对异族生活的怨恨和不甘。

“蛾眉万古葬胡天”,“蛾眉”指的是美丽的眉毛,这里借用来形象地表达女子的美貌与哀愁。诗人通过“万古葬胡天”的描写,展现了对战乱中无数生命消逝的悲痛,以及边塞苍茫荒凉的景色。

“汉家此去三千里”,这里的“汉家”指的是汉族,而“此去三千里”则形容从中原到达边疆的遥远距离,凸显了边塞之远及生活之艰难。

“青冢常无草木烟”,“青冢”即是荒凉的墓地。诗人通过“常无草木烟”的描写,传递出边塞环境的严酷,以及战死将士长眠于此、生灵稀少的悲凉景象。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深沉,通过对女性嫁到边疆生活的描绘和对战争后果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边塞生活的同情与哀悼,以及对战争废墟的无奈与悲哀。

作者介绍
常建

常建
朝代:唐   字:号不详   生辰:708-765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猜你喜欢

邸中思家四首·其四

静夜长如岁,羁愁冷似灰。

缪通京国籍,虚负故园梅。

不寐闻寒柝,多情减壮怀。

无端寥落意,一一上心来。

(0)

过东禅寺友人书斋小酌二首·其一

何处藏修地,禅房云水东。

院深无犬吠,门僻有苔封。

万里看雕鹗,三冬困蛰龙。

不须悲世事,且领一尊同。

(0)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二

知人良不易,毁誉多诪张。

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

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0)

韶阳

淩江一超忽,日觉眼界新。

莽苍村落稀,青山多白云。

行行过韶阳,蛮语渐不真。

衣服中土异,竹帻革可纫。

暄然秋冬交,气候如深春。

人行青霭中,鸟啼榕树阴。

韶乐久不作,凤鸟亦不闻。

吊古空踌蹰,前山已斜曛。

(0)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十四咏旅舍

飘萧坠寒叶,寂寞虚堂秋。

游子久行役,索居寡良俦。

明灯照空壁,啼螀动羁愁。

情悰念悄悄,川原邈悠悠。

中夜起彷徨,仰视河汉流。

萍蓬偶栖泊,太息未能休。

(0)

东园八咏·其六玉虹轩

一泓湛寒碧,源脉自中泠。

纡徐蜿蜒然,汩汩绕前楹。

凭轩聊徙倚,可以濯座缨。

浩歌沧浪吟,千古有馀情。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