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架牙签曾购。入掌茶杯常覆。
郎著新书还未较,玳瑁亲教装就。
盥罢蔷薇挼豆蔻。细把丹铅读。却羡长门堪售。
更似凌云堪奏。狂烛馋脂都换却,坐彻莲花宵漏。
渐觉轻寒肩上透。便拥萧郎袖。
满架牙签曾购。入掌茶杯常覆。
郎著新书还未较,玳瑁亲教装就。
盥罢蔷薇挼豆蔻。细把丹铅读。却羡长门堪售。
更似凌云堪奏。狂烛馋脂都换却,坐彻莲花宵漏。
渐觉轻寒肩上透。便拥萧郎袖。
这首《百媚娘·读书》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沉浸于阅读之中的美好场景。
开篇“满架牙签曾购”,以“牙签”形容书籍的珍贵与精致,暗示了女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珍爱。接着“入掌茶杯常覆”,通过日常的小细节,展现了女子在阅读时的专注与投入,连茶杯都因长时间握持而翻覆。
“郎著新书还未较,玳瑁亲教装就”,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新书”与“旧书”的对比,以及“未较”与“装就”的动作,既表现了女子对新知识的期待,也体现了她对书籍整理的用心。通过“玳瑁”这一材料,进一步强调了书籍装帧的精美与价值。
“盥罢蔷薇挼豆蔻,细把丹铅读”,“盥罢”表明阅读前的准备,女子在沐浴后,以蔷薇与豆蔻为伴,静心细读,体现了阅读环境的雅致与阅读态度的虔诚。“丹铅”在这里指代书籍的校勘工作,女子不仅阅读,还亲自参与书籍的校对,展现了其对知识的严谨追求。
“却羡长门堪售,更似凌云堪奏”,“长门”原指汉武帝时期陈皇后被废后的居所,此处借指女子希望自己的学识能够得到赏识,如同陈皇后一样,虽身处逆境,但才华仍能被发现并得以施展。“凌云”则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成就,表达了女子对于未来事业或学术上的期待与憧憬。
“狂烛馋脂都换却,坐彻莲花宵漏”,“狂烛”可能是指夜晚点燃的蜡烛,女子为了阅读,不惜耗费大量蜡烛,直至深夜。“馋脂”比喻对知识的渴望,女子将对知识的追求比作对美食的渴望,形象生动。而“莲花宵漏”则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女子沉浸在阅读中,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转。
最后,“渐觉轻寒肩上透,便拥萧郎袖”,随着夜深气温下降,女子感到轻微的寒意,于是紧紧拥住身边的伴侣(“萧郎”),这既是对身体温暖的需要,也是情感依偎的体现,暗示了在知识探索的旅程中,伴侣的支持与陪伴同样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阅读中的专注、勤奋与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于个人成长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以及对伴侣之间情感的珍惜。
龙峰郁苍翠,剑水涵渊澄。
五星聚奎躔,诸贤应运兴。
龟山浚其源,定夫阐其精。
冰壶独莹彻,紫阳集大成。
远宗洙泗脉,近绍濂洛馨。
寥寥四百载,吾道孰准绳。
皇风正清穆,酿化起朱程。
江右真儒出,镡南豪杰生。
堂构既赫奕,正学复玲玲。
愧余蹇不类,抠衣及门庭。
从兹邹鲁道,驱车向北行。
吁嗟二三子,赋质良睿明。
毋徒空立雪,返照在惺惺。
孔颜寻乐处,用舍总无情。
夙夜慎勉旃,勿凿尔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