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
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
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
问女居安在,堂在城南居。
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
使君自南来,驷马立踟蹰。
遣吏谢贤女,岂可同行车。
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
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
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
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
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
问女居安在,堂在城南居。
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
使君自南来,驷马立踟蹰。
遣吏谢贤女,岂可同行车。
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
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
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
这首《艳歌行》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罗敷的故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罗敷的美貌与才华,以及她面对权贵时的智慧与坚持。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开篇以日出之景引入,营造出一种明亮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暗示着罗敷生活的美好环境。接着,“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 简洁有力地介绍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名字,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罗敷的装扮,金翠与明月珠的搭配,不仅展现了她的富贵与高雅,也暗示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接下来,“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继续描述罗敷的服饰,上下衣裳色彩对比鲜明,既体现了她的审美情趣,也预示着她性格中的刚柔并济。
“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 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通过夸张的手法,极尽赞美之能事,形容罗敷的魅力足以让整个城市为之倾倒,甚至再次回望,国家都仿佛空无一人。这种夸张的描写,不仅突出了罗敷的美貌,也展现了她超凡脱俗的气质。
“问女居安在,堂在城南居。” 诗人在赞美之后,转向对罗敷居住环境的描述,进一步烘托出她的生活品质与环境的优雅。接下来,“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 描述了罗敷住所的地理位置与建筑特色,既显现出其尊贵的地位,也暗示了她与外界的隔绝,以及内心的独立与自由。
“使君自南来,驷马立踟蹰。” 这里引入了一个权贵人物——使君,他被罗敷的美貌所吸引,前来拜访。然而,“遣吏谢贤女,岂可同行车。” 使君的意图被婉拒,罗敷以其智慧和尊严,拒绝了与权贵同乘的机会,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 罗敷以长跪的姿态,对使君的提议表示坚决的拒绝,展现了她的坚定与自信。最后,“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 罗敷以天地万物各司其职的道理,劝说使君尊重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与婚姻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罗敷的美貌与才华,更展现了她独立自主、坚持自我价值的高尚品格。在魏晋时期,这样的女性形象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我曾游徐无,绝顶峰上头。登峰更宿峰之楼。
下视众山皆培塿,疑是银涛千里翻清秋。
今复跻天桥,危坐入东海。飘飘心迹真仙宰。
沧波万叠涌艨艟,又疑云烟出没笼崴嵬。
西送月无痕,东瞻日初浴。
除却升沈赤白丸,惟有滉瀁一色连天绿。
仰寥泬,俯幽宫。神不可召,蠡不可穷。
但学谢安石,悠然云海中。
不学郭璞狂,浪说蹄涔同。
我心先为坡仙得,走笔大书示二客。
兹游奇绝冠平生,一言能抵千行墨。
涯涘渺不见,仙药安可期?
放怀且迈洪流外,看作桑田未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