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二十》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二十》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0)
注释
茅针:一种野生植物,根茎可食用,有香气。
茸:细小的绒毛,这里形容茅针的嫩芽。
蓬■:可能是指某种野果,具体名称未知,这里是形容它的颜色和味道。
甘酸:形容果实的甜中带酸。
红:指果实的颜色。
采采:形容采摘的动作频繁或数量多。
儿女笑: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杖头:手杖的顶端。
小筠笼:用竹子编的小篮子,用来盛放采摘的茅针或蓬■。
翻译
茅针的香气越来越浓郁,渐渐包裹着柔软的绒毛。
蓬■果实甘甜微酸,一半已经染上了红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第二十首,描绘了春天采摘茅针(一种野生植物)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欢笑声中采摘茅针的情景,茅针的香软和蓬蓬草的甘酸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画卷。"渐包茸"描绘了茅针的嫩芽逐渐包裹着绒毛的可爱样子,"半染红"则暗示了蓬蓬草的红色果实点缀其中,色彩鲜明。最后两句"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写孩子们满载而归,欢声笑语中将茅针悬挂在竹篮或小竹笼上,洋溢着生活的喜悦和乡野的乐趣。整首诗富有生活气息,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而久交

彼哉市道交,出语指天日。
未逢魏与裴,三叹扁斯石。

(0)

舫齐

居家巧作浮家样,此即人生不系舟。
政恐风波起平地,直教砥柱屹中流。
浪花影动重帘月,潮汛声喧万叶秋。
梦裹不知容膝计,翻身栩栩逐轻鸥。

(0)

寄越粹

几欲扁舟载雪来,可人风月相逢莱,因思渭北吟春树,消得江南寄早梅。
应接山川公事省,主盟觞咏旷怀开。
何当身与浮云似,朝暮飘飘往又回。

(0)

琉璃砲灯

体制先天太极图,灯笼真是水晶无。
远看玉免光中魄,近得骊龙颔下珠。
一焰空明疑火燧,寸波静定即冰壶。
游鱼且作沈潜计,鳞甲成时入五湖。

(0)

水竹野十咏·盟鸥

同此江湖心,有盟非知已。
我亦畏机人,莫入惊波裹。

(0)

水竹野十咏·峭壁寒潭

百丈崖悬立,一泓流绿漪。
品题无好语,摹写冷泉诗。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