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南华寺》
《游南华寺》全文
明 / 张廷臣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一酌曹溪水,地灵知佛国。

坐具展四山,弥天普法力。

群峰互蛇蜒,二溪交环翼。

梵境迥以幽,玄机涵峻极。

明镜本无台,恒河胡可测。

龙蜕湫已平,虎驯究踰侐。

旃檀袅林峦,十里丹艧饰。

上乘犹太虚,宁著相与色。

宝林踰千年,谁为善知识。

闻钟觉夙缘,真如非外得。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游历南华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人以“一酌曹溪水”开篇,巧妙地将游览经历与佛教圣地联系起来,暗示了此行的神圣与意义。接着,通过“地灵知佛国”一句,直接点明了寺庙所在之地的灵气与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坐具展四山,弥天普法力。”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寺庙周围山峦环绕、佛法普照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佛教文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融合。接下来,“群峰互蛇蜒,二溪交环翼”,生动地描绘了山峰蜿蜒起伏,溪流交汇的自然景观,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边的宁静与和谐。

“梵境迥以幽,玄机涵峻极。”这两句赞美了寺庙环境的幽静与深邃,暗示了其中蕴含着高深莫测的哲学与宗教智慧。“明镜本无台,恒河胡可测。”则以明镜和恒河为喻,表达了对真理与宇宙奥秘的探索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体悟。

“龙蜕湫已平,虎驯究踰侐。”这两句描述了寺庙中可能存在的传说故事,如龙的蜕皮与虎的驯服,象征着佛法的力量能够化险为夷,带来和平与安宁。“旃檀袅林峦,十里丹艧饰。”则描绘了寺庙内香火缭绕、装饰华丽的景象,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美丽。

最后,“上乘犹太虚,宁著相与色。”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认为佛法如同虚空般广阔无边,不应局限于表面的形式与形象。“宝林踰千年,谁为善知识。”则表达了对长久传承的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真正能指引修行的导师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南华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真理、智慧及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廷臣
朝代:明   字:元忠   籍贯:苏州府太仓

苏州府太仓人,字元忠。嘉靖间举人,屡应会试不举。遇事强敏精悍,能治家。有《张氏说诗》。
猜你喜欢

西江月.咏芙蓉四首·其二月中芙蓉

宝镜香奁正展,银钩帘幕初收。佳人顾影爱娇柔。

独整红妆新就。皓魄团圞敌面,金波潋滟凝眸。

三星历历挂檐头。似惜芳期难又。

(0)

停舟

停舟屡近山,寻步夕阳间。

流水将心去,空烟与目还。

对飞沙鸟白,低去竹鸡斑。

幽绝无人领,峰峦只自閒。

(0)

和时运

翩翩同人,蔼蔼芳朝。非驾非舟,即彼近郊。

新蓱泛沚,温煦凝宵。一雨如丝,溪卉皆苗。

悠悠方塘,我缨既濯。膴膴清圳,载游载瞩。

时节来斯,怅如未足。寓目成赏,式陶且乐。

昔经鲁邦,吟咏清沂。古人邈矣,浩叹遄归。

茝香在怀,独弦是挥。岂有荣名,投竿以追。

班荆荫松,指曰吾庐。雉雊登垄,鸥行炯如。

弟子撰杖,先生提壶。物我欣欣,一欢在余。

(0)

游东坡书院次方金湖韵

坡老英豪挥八极,阳羡荒祠藓痕碧。

买田旧事已茫然,橘颂犹存诗咫尺。

文章万卷稀世珍,乌台遗案羞空陈。

颍川归来世事已,江山我辈还登临。

章惇舒亶何足数,父子声华炤千古。

子由兄弟世缘深,芳草池塘感春雨。

先生一去五百秋,碧水丹山麋鹿游。

松杉岁岁巢水鹤,樵童牧竖歌荒丘。

古砌苍苔余鸟迹,浮世光阴真一息。

风流倜傥不可寻,犹是遗文存断石。

于今笔阵海潮平,二难四美难俱并。

谁云后世绝知己,君侯具眼开双晴。

木落高秋寻老屋,正值山中红友熟。

杀牲烹黍奠生刍,冠盖森森礼仪肃。

屈指春秋几变更,樽前之酒身后名。

人间富贵亦何有,不如千秋万岁彝鼎长留铭。

(0)

金陵春眺

登临扶醉接天风,桃李花开面面东。

九十韶华转头尽,金樽休遣对花空。

(0)

题戎王出猎图

寒到榆关草木凋,沙场射猎拥天骄。

绒绦背日翻金鹘,羽箭穿云落皂雕。

得隽未颁红匼匝,割鲜且进紫葡萄。

阏氏醉倒穹庐底,回首长城月正高。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