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同人,蔼蔼芳朝。非驾非舟,即彼近郊。
新蓱泛沚,温煦凝宵。一雨如丝,溪卉皆苗。
悠悠方塘,我缨既濯。膴膴清圳,载游载瞩。
时节来斯,怅如未足。寓目成赏,式陶且乐。
昔经鲁邦,吟咏清沂。古人邈矣,浩叹遄归。
茝香在怀,独弦是挥。岂有荣名,投竿以追。
班荆荫松,指曰吾庐。雉雊登垄,鸥行炯如。
弟子撰杖,先生提壶。物我欣欣,一欢在余。
翩翩同人,蔼蔼芳朝。非驾非舟,即彼近郊。
新蓱泛沚,温煦凝宵。一雨如丝,溪卉皆苗。
悠悠方塘,我缨既濯。膴膴清圳,载游载瞩。
时节来斯,怅如未足。寓目成赏,式陶且乐。
昔经鲁邦,吟咏清沂。古人邈矣,浩叹遄归。
茝香在怀,独弦是挥。岂有荣名,投竿以追。
班荆荫松,指曰吾庐。雉雊登垄,鸥行炯如。
弟子撰杖,先生提壶。物我欣欣,一欢在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郊游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交融。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滋润后的景象,以及游人洗涤心灵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翩翩同人,蔼蔼芳朝”描绘了春日早晨,一群朋友轻快地出游,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的场景。接着,“非驾非舟,即彼近郊”则点明了他们选择步行而非乘坐交通工具,直接前往附近的郊外,体现了亲近自然的态度。
“新蓱泛沚,温煦凝宵”描述了春雨过后,水面上泛起新绿,温暖的夜色中充满了生机。“一雨如丝,溪卉皆苗”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溪边的花卉在雨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悠悠方塘,我缨既濯”写出了诗人沉浸在清澈的池塘边,洗涤心灵的过程,象征着精神上的净化。“膴膴清圳,载游载瞩”则描绘了沿着清泉小径漫步,每一步都充满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
“时节来斯,怅如未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寓目成赏,式陶且乐”则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昔经鲁邦,吟咏清沂”引用了孔子游历鲁国时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古人邈矣,浩叹遄归”则感叹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茝香在怀,独弦是挥”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如同芷草般芳香,即使独自弹奏也充满力量。“岂有荣名,投竿以追”表达了诗人对名誉的淡泊,更愿意像垂钓者一样,享受宁静与自由。
“班荆荫松,指曰吾庐”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松树下休息,畅谈理想与生活的情景。“雉雊登垄,鸥行炯如”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弟子撰杖,先生提壶”则体现了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与相互扶持。
最后,“物我欣欣,一欢在余”总结了整篇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与友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喜悦与满足感。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理想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