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衢左右已观农,河畔因之历览重。
稻下黍高尽芃绿,进舟额手庆斯逢。
石衢左右已观农,河畔因之历览重。
稻下黍高尽芃绿,进舟额手庆斯逢。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弘历)乘船从长河前往乐善园途中所见的田园风光。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喜悦。
首句“石衢左右已观农”,描述了诗人沿石路行走时,两旁农田的景象已经映入眼帘。这既点明了行进路线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欣赏。
次句“河畔因之历览重”,则说明诗人沿着河边继续前行,沿途的景色再次引起了他的兴趣。这里不仅强调了行程的连续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浓厚兴趣。
接着,“稻下黍高尽芃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稻田与黍田在绿意盎然的季节里呈现出的生机勃勃景象。稻谷与黍子在绿色的海洋中生长,展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让人心生欢喜。
最后,“进舟额手庆斯逢”表达了诗人乘坐小舟进入乐善园时的喜悦之情。他以双手合十的动作,表达对这次相遇的庆幸与感激。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视,体现了清代帝王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
望中吴越不为赊,止隔涛江便一涯。
台沼赐湖非俗地,蓬瀛标阁属仙家。
僧居壁古多留句,吏事庭虚只放衙。
胜绝东方无复道,当年元相有诗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