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其三》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其三》全文
清 / 施士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五年消受晚花香,蹇子相于画锦堂。

每对琴尊怀北海,早知金王重元方。

龙荒谪宦依骚雅,鳀国词人奉霸王。

凄绝恒心园里客,吟笺飞度万羊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施士洁在晚年移居棉兰时的心境与感慨。首句“五年消受晚花香”以细腻之笔描绘了诗人历经五年时光,终于得以享受晚春之花的香气,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宁静美好的向往。

“蹇子相于画锦堂”一句,通过“蹇子”这一形象,可能暗指诗人自己或与友人的关系,与“画锦堂”形成对比,既展现了生活的奢华一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

“每对琴尊怀北海,早知金王重元方”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在更早时期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其中,“北海”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境界或理想,“金王”与“元方”则分别指向古代的文人典范,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

“龙荒谪宦依骚雅,鳀国词人奉霸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与理想追求。通过“龙荒谪宦”与“鳀国词人”的角色设定,诗人自比为远离尘嚣、坚守文学理想的文人,同时“奉霸王”一词,可能暗含着对权力与理想的矛盾态度,体现了诗人既渴望自由创作,又对现实政治有所顾忌的心态。

最后,“凄绝恒心园里客,吟笺飞度万羊肠”两句,以“恒心园里客”自喻,强调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创作热情的决心。“吟笺飞度万羊肠”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但即便如此,诗人的灵感与才华依旧能够穿越重重障碍,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与理想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人文情怀,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创作的期许,充满了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施士洁
朝代:清   字:沄舫   号:耐公   籍贯:晚署定惠老   生辰:1856—1922

讳应嘉。是施琼芳的次子;二祖父施菁华,由福建省泉州市晋江西岑村“移居台南”。生于清咸丰五年乙卯(1856年)。六岁能属对,有触类旁通之妙。所以未冠之时,便举秀才。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他二十一岁,赴省参加秋试,中了举人;翌年,二十二岁,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上京都参加春试,中了三甲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因为他无意仕途经济,不久使辞官回归
猜你喜欢

吉州夜行

西风鸣橹动轻鸥,章水萧条送客舟。

何处江南望江北,楚天明月夜悠悠。

(0)

寒日过伏龙洞草堂欧隐君少玄席上赋赠梁文学羲年归省

水村市上腊阳天,长傍花边共酒边。

渔艇棹归辞钓侣,龙池星聚遇诗禅。

高歌北海尊同倒,遥望西枝月照圆。

方外雅游怜去住,竹林社会又明年。

(0)

夏日承何梁欧七君子过集得烟字

翠竹苍松旧有缘,寻芳载酒一陶然。

龙津流水通三径,仙洞幽期驻七贤。

市隐怜余裁薜荔,海门极目靖烽烟。

相逢总是忘机侣,欲唱菱歌上钓船。

(0)

得王使君裕参书却寄三首·其二

陆贾装轻亦汉臣,五羊人吏送江滨。

量移诏下趋东郡,司理扶风第一人。

(0)

夏日即事

无家吾已惯,岂但似山僧。

延客不沽酒,呼童或煮冰。

茅斋空四壁,蒯剑照孤灯。

独有罗浮梦,依然在曲肱。

(0)

闻陆秀才无从游武夷山赋寄二首·其一

南征闻尔武夷游,药裹琴囊一叶舟。

此去曾孙迎太姥,幔亭车马莫淹留。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