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用韵·其七》
《四用韵·其七》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捲起黄紬被,何消道放衙。

瓦盆常贮酒,雪水旋煎茶。

但得诗联稳,从教竹屋斜。

助侬高兴处,索笑共梅花。

(0)
注释
捲:卷起。
黄紬被:黄色绸被。
何消:何必。
道:说。
放衙:下班回家。
瓦盆:瓦罐。
常:常常。
贮:存。
雪水:雪水。
旋:立刻。
煎:煮。
但得:只要。
诗联:诗歌。
稳:相伴。
从教:哪怕。
竹屋:竹屋。
斜:歪斜。
助:增添。
侬:我。
高兴:快乐。
处:地方。
索笑:寻求欢笑。
共:一起。
梅花:梅花。
翻译
卷起黄色绸被,何必特意说到下班回家。
瓦罐里常常存着酒,用雪水现煮新茶。
只要有诗歌相伴,哪怕竹屋歪斜也无妨。
在能增添我快乐的地方,我愿与梅花一同欢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杨公远所作,名为《四用韵(其七)》。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情怀。

“捲起黄紬被,何消道放衙。”这里,诗人描述了早晨醒来,整理被褥的情形。黄紬被指的是用黄色的细棉线织成的被子,而“何消道放衍”则是说不需要过多地打扫房间,因为生活本就应简单自然。

“瓦盆常贮酒,雪水旋煎茶。”这两句写诗人日常的饮食习惯。瓦盆中存有常备之酒,而雪水煎茶则显示出诗人对清洁和纯净的追求,以及他能够在严冬取雪作茶的自给自足生活。

“但得诗联稳,从教竹屋斜。”这里,诗人表达了只要能写出好诗,就心满意足。即便是住在简陋的竹屋中,只要有诗相伴,也感到十分满足。

“助侬高兴处,索笑共梅花。”最后两句,诗人与朋友们共同享受生活中的小欢喜,寻找笑容,与梅花为伴,这里梅花象征着坚贞和寂寞,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夏日杂题八首·其四

一枝黎峒桄榔杖,二寸羊城蝳蝐冠。

万里来为老人寿,始知天地不胜宽。

(0)

送杰上人归成都二首·其一

锦城一别鬓成丝,今日山阴送杰师。

乱絮飞花扑行路,正如东郭放船时。

(0)

秋兴十二首·其七

淹速从来但信缘,襟怀无日不超然。

唤船渡口因闲立,待饭僧床得暂眠。

(0)

春晚怀山南四首·其四

身寄江湖两鬓霜,金鞭朱弹梦犹狂。

遥知南郑城西路,月与梨花共断肠。

(0)

幽事绝句六首·其二

矮纸来吴下,长毫出宛陵。

自书霜夜句,持寄剡中僧。

(0)

采莲三首·其二

云散青天挂玉钩,石城艇子近新秋。

风鬟雾鬓归来晚,忘却荷花记得愁。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