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歌·其二》
《六歌·其二》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古风

有妹有妹家流离,良人去后携诸儿。

北风吹沙塞草凄,穷猿惨淡将安归。

去年哭母南海湄,三男一女同歔欷,惟汝不在割我肌。

汝家零落母不知,母知岂有瞑目时。

呜呼再歌兮歌孔悲,鹡鸰在原我何为。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的《六歌》中的第二首。文天祥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家庭在战乱中分崩离析的悲剧,表达了对亲人离散、生死别离的深切哀痛。

诗中开篇即点明了家庭的不幸,“有妹有妹家流离”,妹妹一家因战乱而四处漂泊,生活艰辛。接着描述了妹妹在丈夫离世后,独自带着孩子艰难求生的情景,“良人去后携诸儿”。随后,诗人通过“北风吹沙塞草凄”这一景象,渲染出一种荒凉、悲苦的氛围,暗示着妹妹一家所处环境的恶劣。

紧接着,诗人通过“穷猿惨淡将安归”一句,借用了“穷猿失木”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妹妹一家在战乱中无处可归的绝望与无助。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妹妹一家的困境,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深深忧虑。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去年妹妹在南海边失去母亲的场景,“去年哭母南海湄”,妹妹一家在失去母亲的同时,又失去了父亲,三男一女一同哀伤,唯独妹妹不在场,让人心生怜悯。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妹妹命运的同情,“汝家零落母不知,母知岂有瞑目时”,妹妹的家人在母亲去世时未能陪伴左右,母亲在世时也无法预知自己的结局,这不仅是对妹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整个社会动荡、家庭破碎现象的深刻反思。

最后,“呜呼再歌兮歌孔悲,鹡鸰在原我何为”两句,诗人以哀婉的歌声结束全诗,表达了对亲人离散、生死别离的无限悲痛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团圆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宁的深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一个普通家庭遭遇战乱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致政后吴鸿胪叔承自江都至过访

未央朝谒罢晨鸡,杨柳春风恋解携。

倡和正思临海峤,交游多在竹枝西。

金门通籍沾新命,皂帽逢人问旧溪。

曾是白莲琴酒客,莫将荣贱比云泥。

(0)

过慈仁丈室访胡孟韬留酌

匡山高卧意如何,远兴难忘在薜萝。

偶过禅房成下榻,相逢天路待鸣珂。

双林风雪经春尽,西岭云霞入暮多。

知是甘泉新有赋,休将禅解问维摩。

(0)

寄吕肇庆仁甫

李郭仙舟昔见同,别来三度值秋鸿。

淹留冀北浮云异,梦想嵩台落月空。

涨海几回频奏捷,将军终自不言功。

丹砂早晚寻勾漏,短榻相从拟盖公。

(0)

旅邸葺小斋作

欲卧沧江始愿违,禁城新筑类郊扉。

衰迟通籍犹青琐,多病贫居合翠微。

灵药长苗留客饭,野萝垂蔓挂朝衣。

菟裘更在云山外,三径将芜可未归。

(0)

顾玄纬见过山房次韵二首·其二

东陵今日学为园,芹曝何心献至尊。

谩有声名传谷口,空劳车骑访夷门。

清冰销夏沉朱李,凉月邀人倒玉尊。

自是罗浮堪吏隐,肯将名姓拟轩辕。

(0)

饮饯徐比部宅时吴舍人李比部同集·其二

征骖欲戒暂徘徊,极目风烟惨不开。

白社别来频有梦,青山归去独无媒。

遥祠应待河东盖,作赋多逢邺下才。

谁向天涯慰寥落,封书须为朔鸿裁。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