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石羊还石人,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
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
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
石虎石羊还石人,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
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
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石雕麒麟的雄伟与神圣,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陵墓守护者的崇敬。在古代文化中,麒麟是一种吉祥的生物,被赋予了保佑安宁的寓意。诗中的“石虎石羊还石人”表现了一系列陵园守卫之物,而独一无二的“石麒麟”则显得尤为珍贵,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后世的传承。
诗中“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表达了这种守卫之物不仅是实体存在,更有精神层面的意义,它们被赋予了超自然的力量,以保护陵墓中的亡者不受任何干扰。"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则形象地描绘了这座石雕麒麟的宏伟和生动,它仿佛是活的一样。
最后,“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这里的“参天宰木”指的是那些高大的树木,而“今与渔樵作四邻”则意味着这些自然之物与陵墓守卫一同,构成了一个静谧而神圣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石雕麒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祖先陵墓的尊崇,更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死亡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将女随郎过渭城,正如前曰武陵行。
当时底事伤离别,今日安知隔死生。
渺渺平波侵汉苑,累累高冢厌秦京。
登临感慨寻常事,何况衰年父子情。
田庐非一处,微径自相通。
日下耕钓息,林边言笑同。
此虽人问俗,独有方外风。
吾亦毕婚嫁,还从击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