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好登山,折屐第三谷。
麻姑乃不到,颇负登山足。
寒杉鸣古珰,涧道泻淙玉。
筇竹白接䍦,吾将追往躅。
谢公好登山,折屐第三谷。
麻姑乃不到,颇负登山足。
寒杉鸣古珰,涧道泻淙玉。
筇竹白接䍦,吾将追往躅。
这首诗描绘了对登山者的赞美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人以谢公和麻姑为引子,表达了对登山乐趣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亲临美景的遗憾。通过“寒杉鸣古珰,涧道泻淙玉”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声词,生动地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生机,寒杉仿佛在轻声吟唱,溪流潺潺如玉带般倾泻而下,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接着,“筇竹白接䍦,吾将追往躅”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前人足迹,亲自体验登山之乐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髯也今殊健。举世间、鸡虫得失,鱼龙曼衍。
尽付庄生齐物论,一例浮云舒捲。
任兰佩、多憎猘犬。
白眼看天苍苍耳,古今来、那许商高算。
问长夜,几时旦。酒酣更喜纶巾岸。
记当日、军谋借箸,尚方请剑。
谁道神州陆沉后,还向江湖重见。
情不死、春蚕自茧。
黄竹歌成苍驭杳,怅天荒、地老瑶池宴。
斜日下,泪如霰。
雨罅唤轻舠,溯涨信帆风。
晴峰颇照眼,百里青濛濛。
沙岸所齧痕,今来易西东。
一片黄琉璃,乱插榉柳丛。
畸零瓜蔓水,处处没凫翁。
犊有浮鼻过,鯈有衔尾通。
其阳出微波,杂花摇白红。
斜趋石瓮桥,明灭浸长虹。
可怜万象影,诡荡漪澜中。
襟趣忽已高,微憾无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