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
《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律诗

卓午山头树影高,岂期多幸此相遭。

久嗟寒雁迷书问,共讶秋霜点鬓毛。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

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相遇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与祝愿。首句“卓午山头树影高”以山头树影的高大映衬出环境的宁静,也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诗人感叹“岂期多幸此相遭”,意料之外的相遇显得格外珍贵。

“久嗟寒雁迷书问”借寒雁迷失方向比喻友人旅途的迷茫,暗示了他对友人未来仕途的关切。接着,“共讶秋霜点鬓毛”以秋霜染白发,象征岁月流逝和友人即将步入的中年,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张绪(东晋名士,以风度翩翩著称),暗示他仍具青春活力;又以刘郎重看旧时桃,寓意友人此次入京,或许能如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般,再创佳绩。

最后,“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祝愿友人在金銮殿上侍奉君王,期待他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崭露头角,如同古代贤才被选拔而出。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鼓励。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和许集贤春夜寓直

通籍趋香署,分曹隶锁闱。

金泥疏奏简,珠检蕴朝衣。

竹静怜钟迥,花深觉漏微。

绛河低绮缀,绀斗入罗帏。

薄梦先鸡发,闲情信马归。

幸因披艳藻,谬用接清辉。

(0)

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其三

山下泉鸣似殷雷,山前倒影射崔嵬。

斜阳迢递天边去,暮色苍茫溪上来。

青壁高悬西若木,丹崖半长夜明苔。

何时落日都门道,照见东城陌上埃。

(0)

燕中怀古

荆卿坟上草离离,郭隗台前对落晖。

战国山河秋气肃,中原豪杰晓星稀。

乾坤纳纳无人识,南北年年有雁飞。

谁似芦沟桥畔柳,安排青眼送将归。

(0)

通州东庵二首·其二

众鸟高栖万籁沈,老禅携月过东林。

秋霜不染青莲色,想见乾坤太古心。

(0)

琵琶洲

昌国寺前枫树秋,琵琶洲畔暮云愁。

沙头潮落滩声急,疑是浔阳泪未收。

(0)

题高尚书夜山图

人知丽日江山奇,月中更奇人不知。

古今画手不能画,高侯能画兼能诗。

风流文采乃如此,笔意所到神莫窥。

琉璃宇宙入万象,清寒周匝天四垂。

群鸦已息漙露下,一雁不度行云迟。

龙飞凤舞又千里,一起一伏相追随。

潮来不见江吸海,但见夜壑寂寂舟无遗。

废宫隐约认孤塔,长竿高下标丛祠。

俯观下界万屋如鳞次,其间醉梦觉者谁。

金城树老岁月往,昆明劫尽天地移。

匆匆吴越已陈迹,丹青先写兴亡悲。

虞山禹穴会稽路,苍苍凉凉隔烟雾。

平生惯向图中游,老我卧游无胜具。

昏花疑是雪欲晴,剡溪直在无山处。

何人说与李将军,太清岂必微云□。

毫端巽巽肯一扫,清光应更馀几分。

天然人境两相值,楼头白也思不群。

胸中云梦可八九,呼吸沆瀣归雄文。

虎头著我坐岩壑,书窗半席一诣君。

舟中不须觅谢尚,诗成三诵君尝闻。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