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午山头树影高,岂期多幸此相遭。
久嗟寒雁迷书问,共讶秋霜点鬓毛。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
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
卓午山头树影高,岂期多幸此相遭。
久嗟寒雁迷书问,共讶秋霜点鬓毛。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
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相遇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与祝愿。首句“卓午山头树影高”以山头树影的高大映衬出环境的宁静,也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诗人感叹“岂期多幸此相遭”,意料之外的相遇显得格外珍贵。
“久嗟寒雁迷书问”借寒雁迷失方向比喻友人旅途的迷茫,暗示了他对友人未来仕途的关切。接着,“共讶秋霜点鬓毛”以秋霜染白发,象征岁月流逝和友人即将步入的中年,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张绪(东晋名士,以风度翩翩著称),暗示他仍具青春活力;又以刘郎重看旧时桃,寓意友人此次入京,或许能如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般,再创佳绩。
最后,“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祝愿友人在金銮殿上侍奉君王,期待他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崭露头角,如同古代贤才被选拔而出。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鼓励。
人知丽日江山奇,月中更奇人不知。
古今画手不能画,高侯能画兼能诗。
风流文采乃如此,笔意所到神莫窥。
琉璃宇宙入万象,清寒周匝天四垂。
群鸦已息漙露下,一雁不度行云迟。
龙飞凤舞又千里,一起一伏相追随。
潮来不见江吸海,但见夜壑寂寂舟无遗。
废宫隐约认孤塔,长竿高下标丛祠。
俯观下界万屋如鳞次,其间醉梦觉者谁。
金城树老岁月往,昆明劫尽天地移。
匆匆吴越已陈迹,丹青先写兴亡悲。
虞山禹穴会稽路,苍苍凉凉隔烟雾。
平生惯向图中游,老我卧游无胜具。
昏花疑是雪欲晴,剡溪直在无山处。
何人说与李将军,太清岂必微云□。
毫端巽巽肯一扫,清光应更馀几分。
天然人境两相值,楼头白也思不群。
胸中云梦可八九,呼吸沆瀣归雄文。
虎头著我坐岩壑,书窗半席一诣君。
舟中不须觅谢尚,诗成三诵君尝闻。
《题高尚书夜山图》【宋·汤炳龙】人知丽日江山奇,月中更奇人不知。古今画手不能画,高侯能画兼能诗。风流文采乃如此,笔意所到神莫窥。琉璃宇宙入万象,清寒周匝天四垂。群鸦已息漙露下,一雁不度行云迟。龙飞凤舞又千里,一起一伏相追随。潮来不见江吸海,但见夜壑寂寂舟无遗。废宫隐约认孤塔,长竿高下标丛祠。俯观下界万屋如鳞次,其间醉梦觉者谁。金城树老岁月往,昆明劫尽天地移。匆匆吴越已陈迹,丹青先写兴亡悲。虞山禹穴会稽路,苍苍凉凉隔烟雾。平生惯向图中游,老我卧游无胜具。昏花疑是雪欲晴,剡溪直在无山处。何人说与李将军,太清岂必微云□。毫端巽巽肯一扫,清光应更馀几分。天然人境两相值,楼头白也思不群。胸中云梦可八九,呼吸沆瀣归雄文。虎头著我坐岩壑,书窗半席一诣君。舟中不须觅谢尚,诗成三诵君尝闻。
https://shici.929r.com/shici/cI3IhT6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