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一顾亭林》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一顾亭林》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乡林空林木,不见古人居。

犹寻古人迹,更与古人疏。

昔为贤豪里,今作魑魅墟。

湖边夜夜月,光彩波上馀。

(0)
注释
乡林:乡村树林。
空:空荡荡。
古人居:古人的住所。
犹:仍然。
寻:寻找。
迹:足迹。
疏:疏远。
昔:昔日。
贤豪里:英雄豪杰之地。
魑魅墟:妖魔鬼怪出没之处。
湖边:湖畔。
夜夜:每晚。
月:月亮。
光彩:月光。
波上馀:水面余晖。
翻译
乡村树林空荡荡,古人的居所已无踪。
仍然追寻他们的足迹,却感觉与古人渐行渐远。
昔日这里是英雄豪杰之地,如今成了妖魔鬼怪出没之处。
湖边夜晚的月光,照在水面,余晖闪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一)顾亭林》,描绘了一幅乡间景象。首句“乡林空林木”展现了乡村的寂静与荒凉,昔日繁茂的树林如今空荡无人,暗示着人事的变迁。次句“不见古人居”进一步强调了过去的痕迹已消失,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犹寻古人迹,更与古人疏”表达了诗人虽然仍在寻找古人的踪迹,但那种亲密的关系已经远离,流露出一种孤独和疏离感。接下来,“昔为贤豪里,今作魑魅墟”将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昔日的贤人豪杰之地,如今却成了荒芜阴暗的地方,暗喻社会风气的衰落。

最后两句“湖边夜夜月,光彩波上馀”以景结情,夜晚湖边的月光洒在水面上,虽美,却也透露出一种凄清和寂寥,余晖中仿佛残留着往日的辉煌,但终究只是残影,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乡间景色的变化和古今人事的对照,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闻歌

明月暂随秦弄玉,碧空遥度楚行云。

莫言此曲终堪听,孔雀东南各自分。

(0)

江南思四首寄曹毅之·其三

细雨寒城催棹,夕阳孤屿鸣钟。

到寺莫题蕉叶,渡江为采芙蓉。

(0)

出新添城

出城凝望一沾巾,行到穷边见洞民。

青草时多逢瘴死,白茅屋为住山贫。

秋来万里倦为客,日落千峰愁杀人。

闻道徵兵需北战,朔方应已困胡尘。

(0)

大功德寺

宝地烟霞上,珠林霄汉间。

宣皇留殿宇,今日共追攀。

御榻临丹壑,行宫锁碧山。

帝城看不远,时见五云还。

(0)

夜归昌化寺

日落归山刹,松风处处声。

幽深不易到,昏黑更多惊。

壑断寻溪入,峰回截岭行。

兹游藉朋好,奇绝冠平生。

(0)

访子容自荆州使回二首·其二

下马逢今雨,东堂觅旧醅。

入秋翻暑湿,过午复云雷。

花已经年放,人今万里回。

世情吾懒道,但饮莫停杯。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