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雨飘宝幢,微风韵塔铃。
驯鸽上斋钵,老僧间诵经。
客子入门来,佛镫晚荧荧。
被径蔓萝葛,闻香启幽扃。
法界优昙华,三岁始一零。
寺有千日莲,三年一开落。
廊深苔藓古,地僻草木灵。
缅惟咸通来,日月如奔霆。
颀然金粟老,仿佛长眉青。
花雨飘宝幢,微风韵塔铃。
驯鸽上斋钵,老僧间诵经。
客子入门来,佛镫晚荧荧。
被径蔓萝葛,闻香启幽扃。
法界优昙华,三岁始一零。
寺有千日莲,三年一开落。
廊深苔藓古,地僻草木灵。
缅惟咸通来,日月如奔霆。
颀然金粟老,仿佛长眉青。
这首诗描绘了湘山寺的宁静与禅意。首句“花雨飘宝幢”以花雨和宝幢的形象,展现出寺庙的神圣氛围。接着,“微风韵塔铃”描绘了轻风摇动塔铃的声音,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气氛。僧侣们在“驯鸽上斋钵”、“老僧间诵经”的场景中,体现了僧侣们的日常生活和修行。
“客子入门来,佛镫晚荧荧”写的是访客踏入寺门,夜色中佛灯闪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温馨的夜晚景象。诗人漫步在“被径蔓萝葛”,感受到自然与禅境的融合,而“闻香启幽扃”则通过香气暗示佛法的深远和静谧。
“法界优昙华,三岁始一零”运用佛教典故,比喻佛法的难得和珍贵。接下来,“寺有千日莲,三年一开落”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中的奇特植物,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佛法的永恒。
“廊深苔藓古,地僻草木灵”描绘了寺内廊道的古老和环境的幽静,以及草木的生机盎然。最后两句,“缅惟咸通来,日月如奔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感叹时光荏苒,而“颀然金粟老,仿佛长眉青”则以形象的比喻,赞美了寺中老僧的智慧和修行的长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山寺的风貌,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禅意,以及对历史和佛法的深深感慨。
方广华严地,神州一洞天。
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
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
树枝多臃肿,萝磴自盘旋。
猿啸听经石,龙生洗钵泉。
水帘终古泻,钟乳半空悬。
境出尘寰外,岩开混沌前。
金身馀五百,世界度三千。
净室邻飞瀑,沙弥种石田。
空门灰几劫,削壁字何年。
谷有羚羊险,山从鸟道缘。
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禅。
贝叶飘香界,昙花落法筵。
桑门同客馔,石榻伴僧眠。
已得澄心诀,浑忘俗累牵。
探奇情未已,跻险兴翩然。
披莽寻支径,扪萝到上巅。
畏途尤巀嶪,侧足更迍邅。
彳亍声俱喘,蹒跚膝在肩。
耸身摩斗柄,回睇盼云烟。
远水看如带,重冈小似拳。
祗疑天阙近,还听谷声传。
客有玄晖趣,僧如支遁贤。
从兹寻觉路,长此奉金仙。
《游方广岩登绝顶二十四韵》【明·徐熥】方广华严地,神州一洞天。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树枝多臃肿,萝磴自盘旋。猿啸听经石,龙生洗钵泉。水帘终古泻,钟乳半空悬。境出尘寰外,岩开混沌前。金身馀五百,世界度三千。净室邻飞瀑,沙弥种石田。空门灰几劫,削壁字何年。谷有羚羊险,山从鸟道缘。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禅。贝叶飘香界,昙花落法筵。桑门同客馔,石榻伴僧眠。已得澄心诀,浑忘俗累牵。探奇情未已,跻险兴翩然。披莽寻支径,扪萝到上巅。畏途尤巀嶪,侧足更迍邅。彳亍声俱喘,蹒跚膝在肩。耸身摩斗柄,回睇盼云烟。远水看如带,重冈小似拳。祗疑天阙近,还听谷声传。客有玄晖趣,僧如支遁贤。从兹寻觉路,长此奉金仙。
https://shici.929r.com/shici/bht1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