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山白云图》
《青山白云图》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十年京国梦林丘,此日披图忆旧游。

窗户烟云晴欲合,楼台苍翠晚初收。

长桥流水通行客,落日沧波起棹讴。

为问玉山渺何许,此身先已到瀛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诗人对“青山白云图”的回忆与想象,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向往。

首句“十年京国梦林丘”,诗人以“十年”概括了在京都生活的漫长岁月,而“梦林丘”则暗示了他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这句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流露出一种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

接着,“此日披图忆旧游”一句,点明了诗人此刻正在翻阅一幅描绘青山白云的画作,勾起了对往昔游览山川的回忆。这种时空交错的手法,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感慨。

“窗户烟云晴欲合,楼台苍翠晚初收”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烟云与窗户交织,晴空似乎要与云雾融为一体;傍晚时分,楼台在苍翠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鲜明,晚霞初收,景色更加迷人。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画面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长桥流水通行客,落日沧波起棹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长桥横跨于流水之上,行人往来不绝;夕阳西下,水面泛起波光,船夫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旅途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为问玉山渺何许,此身先已到瀛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他询问着那遥远的玉山在哪里,但似乎已经先一步到达了传说中的仙境——瀛洲。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心灵归宿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处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西江月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

白纻一声云杪。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

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0)

上巳日,瘿公集同人十刹海修禊,予以病未至亦补一诗

佳晨已负独酬诗,坐辍斯游讵失期。

湔祓未能胜久病,兴怀原不在同时。

当春委结吾何往,揆日鸣弦古可悲。

湖堧不违强十里,尽留陈迹一寻遗。

(0)

咏史.林和靖

饮尽春觞兴转赊,竹阴扶日印窗斜。

骑驴踏遍吴山曲,处处东风出杏花。

(0)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九

惟彼子之,锡伯期思。与贤并进,得圣而师。

彬彬雅道,翼翼令仪。上目至言,庙食不隳。

(0)

又将放榜

四海为家宝绪隆,旁求文雅振儒风。

命乡随计来多士,较艺抡材有泽宫。

簪绂近臣当显任,丝纶深旨论丹衷。

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尔徇公。

名实岂惟衡鉴内,贤能皆萃网罗中。

伫观翘楚登时用,布政分忧协庶功。

(0)

逍遥咏·其十五

论功须是一阳初,二八调和作楷模。

固济但牢封密闭,莫教中道有差殊。

依时消息专心记,在意停腾运火徐。

日月无亏明节候,从容愿所不踌躇。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