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户洞初晨,莺声雨后频。
虚庭清气在,众药湿光新。
鱼动芳池面,苔侵老竹身。
教铺尝酒处,自问探花人。
独此长多病,幽居欲过春。
今朝听高韵,忽觉离埃尘。
戟户洞初晨,莺声雨后频。
虚庭清气在,众药湿光新。
鱼动芳池面,苔侵老竹身。
教铺尝酒处,自问探花人。
独此长多病,幽居欲过春。
今朝听高韵,忽觉离埃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晨景象。"戟户洞初晨,莺声雨后频",开篇即以清新的声音展现自然之美, 戟户洞的宁静被早晨莺鸟的歌唱打破,而这些声音在细雨过后的空气中显得更加频繁和生动。接下来"虚庭清气在,众药湿光新",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充满清新气息的庭院,其中各种草本植物在露水的滋润下变得鲜嫩而有活力。
诗人接着笔触细腻地描写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力:"鱼动芳池面,苔侵老竹身"。这里,池塘里的鱼儿在清澈的水面上跳跃,而苔藓则悄然覆盖着年迈的竹子,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岁月的痕迹。
而当诗人提及人间的情感和生活时,情景交融:"教铺尝酒处,自问探花人"。这两句勾勒出一幅在酒馆里品味美酒,同时内心却在寻觅踏青之人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
然而,在这样的美好景象中,诗人自己却感到身染疾病,渴望能够康复以迎接春天的到来:"独此长多病,幽居欲过春"。这里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健康的渴望。
最后两句"今朝听高韵,忽觉离埃尘",表达了诗人在听到优美音乐后,突然间产生的一种超脱世俗尘嚣的心境变化。这样的转变,既是情感上的解脱,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命活力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多层次、丰富多彩的艺术画卷。
清光此夜中,万古望应同。
当野山沈雾,低城树有风。
花宫纷共邃,水府皓相空。
遥想高楼上,唯君对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