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魄已升云汉去,玉躯留瘗此峰峦。
君看黄土深埋处,一样松风竹月寒。
香魄已升云汉去,玉躯留瘗此峰峦。
君看黄土深埋处,一样松风竹月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铜棺冢的凄美与哀愁,通过对比香魂升天与玉躯长眠,展现了生死的强烈反差。诗人以“香魄”与“玉躯”为切入点,将生者与死者的情感世界巧妙地交织在一起。香魂升入云汉,象征着灵魂的超脱与解脱,而玉躯则永远留在了这山峦之间,成为永恒的静默。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朽的追求,也暗示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君看黄土深埋处,一样松风竹月寒。”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黄土之下,无论是生前的荣华还是世间的繁华,都归于沉寂,只剩下自然界的松风与竹月在寒夜中相伴。这里的“寒”字,既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含了对逝者心境的哀悼与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逝者深深的敬意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死亡以及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生死问题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现。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
此道推先觉,诸儒出后尘。
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
大略才超古,昌言勇绝人。
抗怀轻绂冕,沥恳谢陶钧。
耕稼归莘野,畋渔返渭滨。
五年清兴属,一日壮图伸。
北阙恩知旧,东宫命数新。
鸾凤开羽翼,骥騄放精神。
旷达林中趣,高闲物外身。
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
主当西湖月,勾留颍水春。
露寒消鹤怨,沙静见鸥驯。
酒熟夸浮蚁,书成感护麟。
激昂疏受晚,冲淡赤松亲。
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
少休均逸豫,独往异沉沦。
策画咨询急,仪刑瞩想频。
应须协龟筮,更起为生民。
《寄致仁欧阳少师》【宋·曾巩】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此道推先觉,诸儒出后尘。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大略才超古,昌言勇绝人。抗怀轻绂冕,沥恳谢陶钧。耕稼归莘野,畋渔返渭滨。五年清兴属,一日壮图伸。北阙恩知旧,东宫命数新。鸾凤开羽翼,骥騄放精神。旷达林中趣,高闲物外身。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主当西湖月,勾留颍水春。露寒消鹤怨,沙静见鸥驯。酒熟夸浮蚁,书成感护麟。激昂疏受晚,冲淡赤松亲。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少休均逸豫,独往异沉沦。策画咨询急,仪刑瞩想频。应须协龟筮,更起为生民。
https://shici.929r.com/shici/lJgeEFly5y.html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芝兰秀出清门盛,鸿鹭翻飞紫殿深。
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
声教空岩穴,夫君集帝庭。
辞华动丹扆,光价塞青冥。
俊德争推毂,荣涂易建瓴。
陆离寒水玉,磊落曙天星。
得丧谁先识,艰虞困屡经。
蹉跎渥洼足,漂泊凤凰翎。
粉署疏恩纪,甘棠寄典刑。
仁风思布沪,疲俗待绥宁。
贱子良多愧,余光每乞灵。
题名聊士版,占籍备民丁。
种种颠毛白,萧萧垄柏青。
陌头瞻皂盖,独立涕飘零。
华堂选形胜,地直异之隅。
主人心絜齐,公闲此燕居。
西来故乡客,东过朝大夫。
时逢志所惬,下榻同欢如。
琴棋间壶觞,赋咏杂歌呼。
民间既羲皇,席上宜华胥。
每思就一醉,幸无官守拘。
奈何三千里,风埃与泥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