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甫之与荆公,盖当同而异,而公则当异而同者也。
当刺谒之相从,以朋友之切磋,极兄弟之友恭。
使合同异之见,而惟是之归,予知其必有以助善政于熙丰也。
平甫之与荆公,盖当同而异,而公则当异而同者也。
当刺谒之相从,以朋友之切磋,极兄弟之友恭。
使合同异之见,而惟是之归,予知其必有以助善政于熙丰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林文节参候帖的赞美,主要讨论了平甫和荆公(王安石)之间的关系。诗中认为他们虽然相似又不同,但荆公在处理友情和政见时,既能保持个人的独特见解,又能寻求共识,这种特质预示着他能以这种方式为熙丰年间带来良好的政治影响。诗中强调了友情的切磋和兄弟般的敬意,以及如何通过平衡个人与群体观点来推动善政。整体上,这首诗是对林文节品德和智慧的肯定,也是对良好政治合作理念的推崇。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
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省中地禁清昼长,侍史深注熏笼香。
荣名挽公公不住,东皋归去栽花忙。
毵毵华发映朱绂,同舍半已排云翔。
正如少陵入严幕,本自不用尚书郎。
向令封侯佩金印,不然草诏直玉堂。
万钟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
乐天十年履道宅,赞皇一夕平泉庄。
公看富贵定何物,一笑乃复坐此妨。
东皋乐哉日成趣,簪花起舞当自强。
知公能容贱子狂,请赋式微之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