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归岛映,爨火破烟明。
烟霭苍茫里,儿童笑语声。
昔贤严晚节,野水带馀荣。
每棹钱清路,依依千载情。
阳光归岛映,爨火破烟明。
烟霭苍茫里,儿童笑语声。
昔贤严晚节,野水带馀荣。
每棹钱清路,依依千载情。
这首诗描绘了晚过钱清时的宁静与和谐之景。首联“阳光归岛映,爨火破烟明”以阳光与炊烟为引,营造出一幅温暖而生动的画面,阳光照耀在岛屿之上,炊烟在薄雾中渐渐清晰,仿佛生活的烟火气在这片土地上缓缓升起。颔联“烟霭苍茫里,儿童笑语声”则将画面拉近,通过“烟霭”与“儿童笑语声”的对比,展现出一种静谧中的生机与活力,儿童的欢声笑语打破了烟霭的沉寂,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欢乐。
颈联“昔贤严晚节,野水带馀荣”转而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昔贤严晚节”暗含对古人坚守节操的敬佩,“野水带馀荣”则是对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水流潺潺,似乎带着往昔的荣光,流经这片土地,留下岁月的痕迹。
尾联“每棹钱清路,依依千载情”表达了诗人对钱清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每一次经过这里,心中都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过往历史的怀念与感慨,这份情感跨越千年,依然深沉而真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过钱清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