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塘八月潮》
《钱塘八月潮》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五丁椎碎烂银堆,注作东南水一杯。

秋半忽疑天外雪,夜深俄听月中雷。

大鹏击浪惊龙卧,老蜃嘘云误燕来。

日日涛头多拱北,至尊元在郁箫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tángyuècháo
sòng / chényǔnpíng

dīngzhuīsuìlànyínduīzhùzuòdōngnánshuǐbēi

qiūbàntiānwàixuěshēnétīngyuèzhōngléi

pénglàngjīnglónglǎoshènyúnyànlái

tāotóuduōgǒngběizhìzūnyuánzàixiāotái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首句“五丁椎碎烂银堆”以神话传说中的五丁开山之力,比喻潮水涌动的气势如同碎银倾泻,形象生动。次句“注作东南水一杯”则写出潮水浩渺,仿佛注入东南大地的一杯巨浪。

“秋半忽疑天外雪”描绘了潮水在秋季半时分白茫茫的景象,犹如天降瑞雪,给人以震撼之感。“夜深俄听月中雷”进一步渲染了潮声如雷,即使在深夜也能清晰听到,增添了神秘和壮丽的气氛。

“大鹏击浪惊龙卧”运用大鹏展翅的意象,形容潮水翻腾的力量足以惊动潜伏的蛟龙。“老蜃嘘云误燕来”则借海市蜃楼的幻象,暗示潮水带来的视觉错觉,连飞燕也会迷失方向。

最后两句“日日涛头多拱北,至尊元在郁箫台”表达了诗人对潮水始终向北涌动的观察,以及对潮起潮落中自然规律的感叹,同时也暗含着对钱塘江潮背后的壮观力量和永恒规律的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陈允平的《钱塘八月潮》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钱塘江潮的磅礴气势和自然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哭时褒四首·其三

老者偏存少者亡,化机颠倒断人肠。

商南谁识昌黎苦,东鲁愁催子夏忙。

遗语每思童孝子,捷才堪见旧诗囊。

两行珠泪何时竭,山作江湖海植桑。

(0)

哭时褒四首·其一

愁来欲写不成诗,哭尽寒冬眼似痴。

魂梦不交垂死后,聪灵空忆在生时。

云山有限来何远,天地无情叫岂知。

四尺沙棺归万里,空馀血泪写童碑。

(0)

南园草屋

偶阁蓬苑向草莱,何人指点百花开。

春风吹送梅关雨,曾寄南川一榻来。

(0)

发钱塘二首·其一

何处寻真景,湖山正夕阳。

秋波含佛塔,城市隔林塘。

衣振风回舞,帆开鸟共翔。

沿流住溪曲,舟子未须忙。

(0)

给由赴杭杨玘曹魁杨燧三子在侍

癸丑人间八月秋,三生侍我又杭州。

抠趋渐了微官债,俯仰终怀实禄羞。

世味共倾今日酒,山光还记昔年游。

明朝拂袖红尘外,更买西湖一叶舟。

(0)

定山来访再赠

倚棹飘然退急流,真成天地一虚舟。

春风满座人何厌,元酒开樽辖再投。

花鸟共催诸子醉,湖山增重几诗留。

荷衣舞烂梧桐叶,八载东吴愿始酬。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